首頁>教育>教育·聲音
高校圖書館紅色文獻的文教功能
圖書館紅色文獻是高校紅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生動記錄和展現了黨和國家的歷史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傳播的重要載體。圖書館紅色文獻是思政課教學的重要資源,在高校思政課中用好會“說話”的紅色資源,有利于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增強育人的實效性。
建立健全有效融合機制。圖書館紅色文獻融入“大思政課”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從頂層設計、組織領導、工作保障等方面發力,形成有效融合的合力。首先,要加強組織領導,高校黨委應將圖書館紅色文獻等紅色資源與“大思政課”的結合納入學校事業發展規劃。其次,要建立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由校級黨委牽頭組織開展跨地區、跨校區合作,推動圖書館紅色文獻共建共享,互學互鑒。最后,要強化考核評估,充分運用評估結果,持續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支持力度,確保“大思政課”教學的開展。
開發整合圖書館紅色文獻。高校圖書館要對紅色文獻資源進行整合,并用好用活紅色文獻,賦能“大思政課”教學。首先,圖書館應對館藏的眾多的紅色文獻進行整理,逐一分類編號,便于與“大思政課”具體教學內容相融合,更好地服務于“大思政課”教學,同時進一步補充圖書館紅色文獻。其次,加強圖書館文獻數字化管理,目前高校圖書館存在部分紅色文獻年代久遠、保存難,文獻整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為應對紅色文獻進行數字化加工,制定統一的圖書館紅色文獻數字化加工標準。最后,多渠道“活現”圖書館紅色文獻,圖書館紅色文獻是記載歷史故事的文獻,通過拍攝短視頻展示圖書館紅色文獻整理及內容。
搭建圖書館紅色文獻融入“大思政課”的平臺。高校要通過搭建資源平臺、學習平臺、實踐平臺等,多渠道提升圖書館紅色文獻的供給能力,為“大思政課”教學提供資源保障。首先,搭建資源平臺。目前大多數的圖書館紅色文獻館藏規模小,有的甚至未建有專門的館藏,缺乏共享機制。應進一步運用數字技術搭建數字化平臺,對紅色文獻進行整合,便于查閱、共享,同時建立與其他高校圖書館共享機制。其次
推動圖書館紅色文獻服務“大思政課”教學。多措并舉推動圖書館紅色文獻服務于“大思政課”教學。首先,構建圖書館的多維功能,探索圖書館連接本地紅色資源,積極與博物館、檔案館等合作,發揮圖書館的優勢,與地方紅色文獻數據庫等共建共享,挖掘本地紅色文獻,充實圖書館紅色文獻資源,發揮圖書館紅色文獻的育人作用,助推“大思政課”教學服務提升。其次,打造多方合作,形成育人合力,以建設推廣圖書館紅色文獻為抓手,打造圖書館紅色文獻專業隊伍,并聯合高校機關、各個學院開展合作,共同
(作者系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 王菲菲)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