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社會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時評 創客說 樂觀社會 畫里有話 滾動資訊

首頁>社會>聚焦

推動“銀發力量”持續綻放時代光彩

2024年10月17日 10:18  |  作者:趙瑩瑩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10.1710版配圖(5517434)-20241017100218

汪維信(右)在指路亭內為游客指路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我國更加注重發揮老年人積極作用。他們的奉獻精神和責任感,不但向社會傳遞正能量,更激勵著年輕一代在新征程上奮勇拼搏。

老有所為引領老年志愿服務新風尚,如何積極推動低齡老人加入志愿者隊伍,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銀發力量”?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積極建言獻策——

退休不“褪色” 服務譜新篇

“老師傅,麻煩問問去天安門怎么走?”“您坐9路或者622路公交車,坐4站,在前門東站下,走個100米就到了。”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76歲的志愿者汪維信像往常一樣,在“北京市東城區黨員義務指路亭”忙著為南來北往的游客指路。對他來說,假期也和平日里一樣,“志愿者就是要做好服務”。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北京站附近出現了一群老當益壯、服務熱情的志愿者隊伍。2010年,退休后的汪維信加入建國門街道站東社區黨員義務指路隊,后來成為第三任隊長。

“14年來,幾乎每天都在給游客指路答疑。時間長了,一條條路線都‘長’在了腦子里,張口就來,不帶猶豫。”老人告訴記者,這些年來,經常被問到的景點以及公交、地鐵路線,他帶領隊員們一一制成指路條,還學會了如何用智能手機查詢路線,用科技助力義務指路。

除了指引路線,供應熱水、兌換零錢、失物招領、免費雨衣、應急藥箱……汪維信和身邊那些同樣退休不“褪色”的志愿者,在服務大家的同時也收獲了助人為樂的幸福感。

他們是老年人參與志愿服務的一個縮影。記者從民政部獲悉,2003年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發起“銀齡行動”,各領域老專家、老教授積極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號召,投身志愿服務工作,在欠發達地區發揮智力優勢和技術專長,開展支農支教、健康服務等公益行動。

截至目前,參加“銀齡行動”的老年志愿者累計有700余萬人次,開展援助項目4000多個,受益群眾4億多人次,為推動欠發達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作出貢獻,展現了中國老年人的精神風貌。

“當前,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8.6歲。很多老年知識分子退休后,身體狀況良好,有繼續發揮余熱的愿望。組織這部分老年人參與志愿服務,有助于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利用,讓他們實現老有所為。”全國政協委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甘華田認為,讓老年人從被服務對象成為服務力量,“銀齡行動”提供了更多參與社會的渠道,對于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四川省委會主委謝商華在調研中發現,我國仍有很多60歲至69歲的低齡老人“退而未休”,其中不乏教育、科技、農業、文化、衛生健康、體育等領域的老年知識分子,他們往往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扎實的專業知識。

“在退休人員中,具有中高級技術職稱、身體健康、有能力繼續發揮作用的低齡老人有不少,他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謝商華表示,在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以“銀齡行動”志愿服務為載體,開展智力援助和參與基層治理、社會服務等活動,可以有效緩解欠發達地區大多存在的人才資源儲備不足等問題,同時對老年人退休后的幸福感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

“小老”幫“老老” 專長派用場

目前,低齡老人志愿服務高齡老人,逐漸成為一種常見的社區養老助老模式,“小老”幫“老老”的志愿團體也越來越多。

一早把孫子送到幼兒園,65歲的陳淑華來到82歲的劉奶奶家,手里提著熱騰騰的包子和豆腐腦。手腳麻利的她擇洗干凈順路買的小菜,不一會兒工夫就做好了一桌豐盛的早飯。

收拾停當,陳淑華熟練地把劉奶奶攙扶到桌邊,兩人邊吃邊熱絡地嘮著家常。在北京市海淀區曙光街道望塔園社區,她們門對門住了10多年,自打劉奶奶老伴過世,這樣“遠親不如近鄰”的關照,早已成為日常。

幫忙采買些日常用品、相互陪伴著散步遛彎、上門照料一日三餐……社區里,像這樣“小老人”主動關心身邊“老老人”的場景并不鮮見,守望相助的鄰里溫情,讓那些老人孤寂冷清的晚年生活照進了陽光。

全國人大代表、沈陽市皇姑區三臺子街道牡丹社區黨委書記王暉告訴記者,考慮到社區里一些失能、半失能老人需要生活照料,另有一些老年人退休后想發揮余熱,牡丹社區構建了低齡老人服務高齡老人、活力老人服務失能老人的互助養老模式,滿足老年人日常所需,更讓他們“過得有品質、有尊嚴”。

服務高齡老人,需要耐心、貼心、周到、細致,而這正是低齡老年志愿者的優勢。同為老人,對老人生活的不易和艱難感同身受,對于服務高齡老人,“小老人”往往做得更到位,能夠讓“老老人”感受到別樣的體貼和溫暖。

根據每位退休老年志愿者的特長和愛好,牡丹社區已成立多支志愿服務團隊,定期給老年人維修小家電、理發等。在王暉看來,這也是激勵老年人走出家門、融入社區大家庭的一種方式。

“作為志愿服務的新興力量,低齡老年志愿者不僅有可自由支配的時間,還有豐富的社會經驗以及更耐心、沉穩的性格,更有群體數量上的優勢。”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重慶市委會副主委鄧琳表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的增長、健康中國的推進、生態環境的改善、科學技術的發展等等,這些都為“老有所為”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和便利的條件。

在她看來,我國目前已具備進一步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基礎條件,需要充分調動老年群體的生活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和專長,確定志愿服務的領域,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能。“這需要供需雙方精準對接,全面掌握需求,合理科學配置志愿服務資源”。鄧琳說。

建好用好銀齡志愿服務隊伍

今年9月,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印發《關于深入開展新時代“銀齡行動”的指導意見》,鼓勵引導廣大老年人參加“銀齡行動”等志愿服務活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銀發力量”。

意見指出,有效拓寬“銀齡行動”參與渠道,培育壯大“銀齡行動”隊伍,明確將“銀齡行動”的參與主體由老年知識分子擴大到全體老年人,活動主題由援助為主擴展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深入推進老有所為,是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要引導和激勵更多老年人利用所學所長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甘華田提出,轉變思想觀念,倡導積極老齡觀,積極營造老有所為的社會環境。

具體如何做?他建議加快制定完善促進老年人老有所為的支持鼓勵政策,大力發展老年教育,搭建老年人力資源供需對接的信息化平臺,建立完善老年人才市場,暢通志愿服務渠道,擴大和升級“銀齡行動”,加強老年志愿品牌建設,為老有所為提供便利。

“踐行積極老齡觀,加強頂層設計,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在政府引導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為老年人社會參與搭建平臺。”認同大力發展老年教育、提升其社會參與能力的同時,鄧琳表示,還要引導社會樹立“積極健康老齡化”理念,搭建平臺支持活力老人尤其是在專業領域有所成就的老人發揮經驗、知識、技能等優勢參與家庭、社區和社會建設。

“建好隊伍只是第一步,關鍵在于管好用好。”謝商華建議,對志愿服務活動進行過程管控和效果評價,促進參與志愿服務的退休老人更大程度發揮自身作用。“推動‘銀齡行動’志愿服務長期開展、走深走實,成為老年人服務社會的響亮名片,將助力更多老年人在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同時老有所為。”謝商華說。

編輯:廖昕朔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精品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 亚洲性夜夜综合久久麻豆 | 中文字幕亚洲视频 | 日本免费自拍视频网站 |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 |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