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廣西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丨山歌響起幸福長
“柳州有個魚峰山,山下有個小龍潭,終年四季歌不斷。”
8月25日,“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主題宣傳之“八桂大地展新顏”集中采訪活動走進廣西柳州市魚峰公園。剛一入園,此起彼伏的歌聲從各個角落傳來,記者仿佛置身歌的海洋。
這不是特殊的節日表演,而是民眾自發形成的“柳州魚峰歌圩”,每天人氣爆棚。在壯族民間傳說中,劉三姐有“歌仙”之譽。如今,在傳說中劉三姐騎魚升天的魚峰山下,山歌愛好者們經常來到這里對歌、賽歌,搭起了一座新時代民族文化交流的友誼之橋。
循著清亮的歌聲,記者見到了百萬粉絲山歌主播“山三妹”。山三妹原名韋莉莉,“90后”的她出生在融水苗寨,是個愛唱愛跳的苗族姑娘。受父輩熏陶,她愛上了唱山歌,想當“現代劉三姐”。在模仿電影《劉三姐》片段走紅后,她拜廣西著名的山歌文化傳承人陸連芳為師,把熱愛干成了一門事業。
“山歌是人們在勞動或抒發情感時即興演唱的歌曲,它可以唱天、唱地、唱生活。”在輾轉演唱和學習的過程中,山三妹頻頻向公園里的“歌王”請教,一來二去結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歌友老師。“我們要走出去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對山歌進行創新。”時不時,山三妹就會琢磨添加創新元素去唱山歌。現在她也成了別人的老師,向她取經的徒弟有漢族小伙,也有瑤族姑娘,因為愛好相同,大家以歌傳情,以歌會友。
來自廣東的姚先生已是魚峰公園的常客。“我周末經常過來走走,山歌文化和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真的需要好好傳承。”他說。
盡管陽光炙烤,魚峰公園里游人如織,對唱的人或坐著矮腳凳,或圍樹而憩,恣意唱著心聲,贏得陣陣喝彩。在直播間里,網友、歌友雖隔山海,卻似比鄰,神州飛歌,快樂滿懷。
據了解,近兩年相關部門通過在公園重新規劃山歌活動區,新增對歌臺、山歌直播點,推動了歌仙劉三姐文化展示中心建設。實施非遺生產性保護,引導發展山歌直播團隊,帶動山歌傳承人就業,不斷壯大山歌文化產業。
走過山歌傳承人韋曉格和覃繼麗的身邊,記者詢問后得知她們正在討論走進校園,教學生唱一些防溺水知識的山歌。覃繼麗表示,因為自己對山歌的熱愛,家里的孩子也越來越關注山歌文化,民俗文化傳承的種子萌了芽。
“在這里人人都是山歌手,我們雖不是專業的歌手,但是有好多觀眾因為熱愛關注我們,支持我們。這鼓勵我要把山歌唱得更好,傳播得更遠。”覃繼麗說。
不遠處,對唱的聲浪又起,開放包容的山歌聲愈加嘹亮……
(融媒體記者 張佳琪 李玉禎 徐康輝)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