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港澳>交流交往
記穴位貼伏貼 體驗舞獅文化
記穴位貼伏貼 體驗舞獅文化 這批京港穗大學生暑期這樣過“讓我體會最深刻的當然是貼‘三伏貼’,那幾天都很忙,要一邊背穴位一邊貼,真是不容易。”暑假期間,香港大學學生顧雪盈在廣東祈福醫院國醫館實習,學習各種中醫治療手法,例如火龍灸、貼“三伏貼”、推拿、放血等。
日前,祈福集團·第7屆京港穗大學生實習交流計劃暨新動力青年實習計劃總結交流分享會在廣州舉辦。作為學生代表之一,顧雪盈在會上分享時表示:“此次實習,每一天都在歡樂中度過。”
同樣在國醫館實習的,還有來自香港大學的嚴永佳。他直言“不虛此行”,因為不僅學習到不少針灸、推拿等實用知識,也體驗了詠春、舞獅等傳統文化。“現場學了詠春招式,舞獅要領,怎么說也是半個傳人了。”他笑言,“但沒想到獅子頭那么重,舉起來很辛苦,也感受到文化傳承的不容易。”
在北京大學就讀英語(醫學方向)專業的林書揚則在祈福醫院客服部實習。她說:“這里的醫院提供英語、俄語、日語、韓語等十多種翻譯,在北京也很少見。實習期間我接觸到了很多外國患者,有機會開口講英語,也有機會聽到了很多不同口音的外語,得到了很好的鍛煉。”除了工作中練習英語外,實習之外,她和來自香港同學同宿舍居住,交了新朋友,還學習了日常粵語。“這一次,又增加了粵語技能。”她說。
本屆活動由祈福集團、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主辦,實習生來自北京大學、香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暨南大學等多所高校,進入祈福集團旗下的醫療、科技、法律、地產等多個機構或部門實習。一個多月的工作、生活、居住、玩樂,讓不同成長背景、不同城市、不同高校的大學生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實習期間,活動主辦方還特別安排學生們參觀愛國將領陳巖野先生祠、僑文化長廊、忠烈留芳紀念堂、陳邦彥講學處、錦巖廟等,緬懷英雄先烈,弘揚愛國精神。組織詠春、舞獅研學,讓青年們零距離感受非遺魅力,體驗祖國傳統優秀文化。
“祈福集團京穗港臺大學生實習交流計劃活動”由全國政協委員、祈福集團副董事長孟麗紅發起,目前已成功舉辦7屆,成為香港與內地青年交流的品牌活動之一。活動現場,孟麗紅勉勵青年要勇擔重任,將個人夢想融入祖國發展,不負時代,努力彰顯青春風采,展現青春作為,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主席羅君美勉勵實習學員多鍛煉自己,多嘗試、多探索、多了解,努力裝備自己。“期望香港青年人未來能為國家、為香港作出貢獻。”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