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協商花開香北疆 同心聚力向未來>新聞動態
讓科技的果實“長”在田間地頭、牧野鄉村
——自治區政協為“強化農業科技支撐 推進鄉村振興”獻計出力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內蒙古兩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分別是“優良乳酸菌種質資源挖掘與產業化關鍵技術創制及應用”項目和“北方農牧交錯區風蝕退化農田地力培育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兩個項目都屬于涉農科技項目。獲獎消息傳來,全區農牧業領域各部門備受鼓舞。
一個月后,7月25日,在自治區政協,一場圍繞“強化農業科技支撐 推進鄉村振興”的專題協商會議正在進行,政協委員、科技創新主體、有關部門熱烈討論,委員現場向有關部門提問,為以科技之光照亮農牧業現代化發展道路建言獻策。
攻關“卡脖子”技術
“緊扣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戰略部署,聚焦地、水、種和糧、肉、奶六個重點,深入實施種業科技創新重大示范工程”,自治區政協農牧委員會副主任云利燕在介紹調研情況時說,自治區持續推動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在種業、裝備應用、平臺建設等方面都邁出了新步伐。同時,自治區政協調研組也根據4個多月的深入調研,作出了科技對內蒙古農牧業發展的支撐能力不夠強的基本判斷,并從科研管理運行機制不暢等五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存在的問題,從加快推進科研管理體制改革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
“需健全科研育種體系”,自治區政協委員、烏蘭察布市農林科學研究所所長尹玉和多年來從事馬鈴薯種薯研究工作,他介紹,內蒙古獨特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馬鈴薯生長,目前研發出很多新品種,但是缺乏“拳頭”品種。他建議,聚焦種薯科研攻關,為自治區馬鈴薯專用新品種選育創新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類似的問題在自治區農牧業領域很多方面都存在,自治區政協調研組建議,聚焦育種、農技裝備等農牧領域的突出短板和“卡脖子”技術,整合資源、組織團隊開展集中攻關。自治區農牧廳一級巡視員韓建剛回應,將在重點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共性技術及重大技術集成轉移等應用研究,指導盟市農科院所著重開展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構建起特色鮮明、各有側重、分工協作的農牧業科創新格局,不斷提升農牧業科技競爭力。
厚培科技創新“土壤”
“建立科技成果轉化評價激勵機制和績效評價體系”,赤峰市政協委員、農牧科學研究所所長楊薇建議,對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突出的相關單位和個人在項目安排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進一步激發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推進科技成果研發轉化。這也是眾多科研主體的心聲,大家普遍認為,目前的科研機構管理機制不夠靈活,而且同質化嚴重,不利于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自治區政協調研組建議,加快推進科研管理體制改革,特別是改進公益性科研機構管理機制,充分體現既有傾斜、又有壓力的理念,強化以產業需求、成果價值為導向的科研投入支持機制。
農牧業現代化關鍵在人才。讓更多科技成果生長于田間地頭、牧野鄉村,就要激發農牧業科技工作者活力。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研究員王峰以內蒙古的肉牛產業為例分析認為,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受過專業培訓的養殖戶比例偏低,已經影響到了產業的升級轉型。他建議,推動科研院所等技術單位與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建立技術專家科技服務工作站,為農村牧區優勢、特色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服務和產業發展支撐。此外,人才評價體系也備受關注。自治區政協調研組在調研時注意到,一些鄉土專家在育種、農業技術推廣等方面有不俗表現,但因為他們既無學歷又無職稱,在參與科技項目申請時走了很多彎路。為此,自治區政協調研組建議,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人才評價導向,對“三農三牧”領域符合條件的人才直接認定、破格晉升。此外,政協委員從人才使用、培養、激勵等方面也提出了建議,并與自治區人社廳互動協商,就下一步職稱評審等提出建議,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連接起“象牙塔”和“泥土地”
在自治區農牧業科技創新領域,還有不少科研成果停留在實驗室里,或是鎖在抽屜里,有的是因為沒有找到轉化平臺或承接主體,有的是缺乏轉化價值。針對這種情況,自治區政協調研組建議,實施農牧業科技成果轉化效能提升專項行動,對農科院所、高等院校、國有農牧業科技企業的科研成果進行全面摸底和轉化價值評估,用好“蒙科聚”等平臺,推動研發成果盡快轉化,同時加快推進農牧科技服務業發展,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內蒙古希森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兆文從企業技術需求角度建議,支持領軍企業整合種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自治區實驗室、高校院所等各方產學研力量,組建體系化、任務型、產業化的創新聯合體,探索市場化導向的產業基礎研究成果應用轉化機制。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于濰回應,將在乳業、種業等農牧業重點領域選擇科技“突圍”點位,引進頂級科學家團隊,支持科技領軍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通過“一事一議”等多種模式,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培育打造新質生產力。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內蒙古自治區分行行長龔志強從金融業支持農牧業科技發展方面提出重塑價值評估、風險定價、考核評估、產品服務、政策支撐體系,支持農牧業科技創新。自治區財政廳副廳長王凌在發言時表示,自治區財政廳將加大科技投入、支持農業科研院所改革創新、加大農業人才引育支持力度、強化農業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深化財政科研經費放權改革,為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更多的力量。
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代欽表示,將充分吸納這次協商的意見建議,著力解決好科研管理運行機制障礙多、人才支撐能力弱、農技推廣服務效能低等關鍵問題,健全完善科研管理運行機制,全力推進農牧業重大平臺建設和重點項目攻關,持續強化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為把農牧業打造成為現代化大產業提供有力科技支撐。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張磊說,本著推動自治區現代化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迫切愿望,近兩年來,自治區政協每年聚焦農牧業領域的問題進行調研協商,希望委員們繼續關注自治區科技支撐鄉村振興的多個領域,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建議。
編輯: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