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改革·委員說

全國政協常委王曉東:把握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幾個問題

2024年08月05日 07:33 | 作者:王曉東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并放在了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的首位,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制度保證和動力源泉。落實這一改革要求,把握好六個問題至關重要。

領悟“新理論”

在我國經濟正處于高質量發展爬坡過坎的重大關口,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科技發展規律和生產力自身演進規律,創造性提出新的生產力理論,系統回答了“什么是新質生產力、為什么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怎樣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是對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把脈定向,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重大成果,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境界,標志著我們黨關于生產力的認識實現了又一次飛躍,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為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理論指引和行動指南。我們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學懂、弄通、做實,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的生產力理論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自覺用新生產力理論這一強大思想武器,引領高質量發展實踐,并善于運用好這把金鑰匙,破解高質量發展的難題。

抓住“牛鼻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功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新的生產力理論明確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我們要統籌把握“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內在聯系和實踐要求,把創新擺在我國發展的戰略基點上,唯創新者勝,抓住了創新這個“牛鼻子”,就能牢牢掌握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權。一是技術創新是核心。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完善新型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發展以新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的生產力,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和顛覆性技術創新重大突破,夯實科技強國建設的根基。二是成果轉化是關鍵。既要實現從“0到1”的原始創新,也要實現從“1到N”的產業轉化,打通創新與應用的“任督二脈”,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破除科技轉化的堵點卡點,促進更多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三是激發主體是根本。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既要充分發揮國有大型企業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作用,當好科技創新“策源地”,又要注重發揮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中的生力軍作用,形成科技創新主體的多元格局,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內生動力。

筑穩“壓艙石”

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認為,生產力是由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三大要素構成,其中,勞動者是最活躍、最具決定性的要素。新的生產力理論強調,新質生產力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把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在科技創新推動下提升到新高度,從而使新型生產工具紛紛出現,勞動對象在科技創新推動下發生重要變化,極大拓展了生產空間。高素質勞動者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體,也是承擔現代化建設任務的主體,對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決定性作用。當前,我國勞動力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正在由“數量紅利”向“素質紅利”轉變,我們要順勢而為,把提升勞動者素質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礎性工程來重視和推進。在城市,建設一支宏大的、與新質生產力匹配的大國工匠勞動大軍;在農村,建設一支技術強、帶動強、留得住的新農人隊伍,以勞動者素質的提升帶動各類要素優化組合和更新躍升,夯實新質生產力的根基。

厚植“綠底色”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這一重要論斷,深刻闡明了新質生產力與綠色生產力的內在聯系。要堅持以“雙碳”目標為指引,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在生態層面,要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只有依賴高水平保護才能實現,要善于把握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辯證統一關系,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深化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加快建設美麗中國,以生態“高顏值”支撐發展“高價值”,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在生產層面,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在生活層面,大力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費方式,讓綠色出行、節水節電、“光盤行動”、垃圾分類等成風化俗,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以生態生產生活等領域綠色轉型的新成效,不斷激發新質生產力。

下好“先手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要注重下好改革和人才先手棋,打好主動仗。一要下好深化改革先手棋。新質生產力帶來的不僅是發展命題,而且也是改革命題,關鍵是要加快建構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不斷激發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核心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要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促進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各類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全面提高生產要素配置率,大幅度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同時,必須堅持正確發揮政府作用,把政府、市場、社會多元主體力量有機結合起來,加強新領域新賽道制度供給,明確主攻方向和核心技術突破口,科學制訂發展規劃,優化機制、協同攻關,把黨的領導制度優勢不斷轉化形成新質生產力發展動能。二是下好培養人才先手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發展新質生產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要根據科技發展新趨勢,優化高等學校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模式,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培養急需人才;要拓寬創新人才的引進渠道、方式,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匯聚全球人才資源;要抓住以打造人才施展才干、大顯身手的廣闊舞臺這個關鍵,打造以高校、科研院所、實驗室為引領的高能級創新平臺集群,用大平臺、大項目、大團隊的高端資源匯聚力,吸引和培育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的創新人才;要以人才鏈為總牽引,激活創新鏈、服務產業鏈、撬動資金鏈,推動人才工作為產業鏈發展賦能,更好發揮集成效應,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匯聚強大人才支撐。

掌握“方法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是我們黨的重要工作方法,也是習近平總書記一貫身體力行的工作方法。我國幅員遼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同,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科研條件等各異,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可能“齊步走”,更不能搞“一刀切”,必須從實際出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特別是要防范三個認識誤區:一是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優化傳統產業是基礎,壯大新興產業是動力,培育未來產業是方向,三者不可或缺,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二是發展新質生產力要防止一哄而起、泡沫化。我們既要立足當前,抓住機遇,找準主攻方向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又要著眼長遠,尊重規律,穩中求進,保持戰略定力。要防止盲目跟風,脫離實際搞“大干快上”,片面追求產業的數量和規模,造成重復建設,阻礙新質生產力發展;三是發展新質生產力不能搞一種模式。各地既要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大局,又要充分梳理本地的特點、特色和優勢,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加強科學規劃和論證,打好“特色牌”、走穩“務實路”,精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抓手和著力點,探索有效的模式和路徑,避免產業趨同或同質化競爭,構建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競相發展的良好格局。

(本文作者王曉東系全國政協常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

編輯:崔姝音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一区视频二区三区 | 亚洲第一网站a√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网站你懂得 | 日本乱码伦电影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 中文字幕自拍偷 | 在线观看片a免费不卡观看 欧美人与动甡交欧美精品 日韩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