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全國政協常委胡剛:引進用好留住高端人才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就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站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強國建設、實現民族復興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和引領下,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改革一體推進并取得重大進展。但從國際國內形勢來看,我國引進用好留住高端人才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前沿領域高端人才相對匱乏、引才政策與人才現實關切錯位、海外人才引進渠道不暢、高端人才引進政策執行不到位等。為進一步做好高端人才工作,有力支撐中國式現代化,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完善符合國際慣例的海外高端人才引進政策。生活上,聚焦海外高端人才擇業的真正關切制定引才政策,將工作機會、收入水平、生活成本以及生活保障等作為引才政策突破口,積極回應海外高端人才的生活關切,為他們提供安全、穩定和有保障的生活。科研上,針對海外高端人才關注的“寬松的科研環境”,充分尊重科技創新規律,在項目申報、經費使用、成果考核等方面給予更大自主權,在科技創新上多一些“長期主義”,打造具有國際比較優勢的科研項目管理環境。
二是著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平臺。聚焦我國最有基礎、最有優勢和最需突破的領域,加快建設國家大科學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高能級科研平臺,鼓勵各地加大力度建設省級科研創新平臺,并引導更多創新載體納入國家創新體系。進一步加大技術轉移中介機構培育建設力度,鼓勵建設國家“區域概念驗證平臺”“區域中試平臺”“區域技術轉移中心”等,集聚優勢創新資源,補齊補強創新鏈條,打通從科學研究到技術開發再到市場推廣的創新鏈和產業鏈。
三是靈活推進高端人才引進制度創新。進一步發揮市場化聚才用才機制作用,培育本土專業國際獵頭,運用專業獵頭機構招聘、國際公司合作交流、海外專場招聘等方式,建立從美英德法等科技發達國家引才的渠道,拓展從瑞典、芬蘭等具有科技比較優勢的國家引才渠道。更好發揮用人單位主體作用,指導關鍵用人主體制定“一人一策”個性化引進方案,鼓勵“以才引才”,借助144小時免簽政策引發的“China Travel”熱潮,構建高效便捷出入境和停居留服務體系,吸引集聚海外高端人才。
四是持續優化高端人才創新創業服務保障。優化高端人才托舉支持工程,擴大戰略前沿和新興交叉領域及科技領軍企事業單位資助名額。優化科技項目服務與實施流程,探索多元投入渠道,支持高端科技人才多層次參與運營,強化跟蹤評價,提升全鏈條服務效能。以質量和創新為導向落實人才評價激勵,增加應用型人才認定標準,豐富細化人才評價指標,擴大人才認定領域,健全完善高層次科技人才的認定、評價和考核體系,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江蘇省政協副主席)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