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全國政協常委鄭永飛: 正確區分科學、技術與工程 有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2024年08月03日 07:37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出“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高質量發展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

科學、技術與工程在國家經濟社會建設和發展中各自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推動著國家的進步與繁榮,對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至關重要。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對三者的區分還存在若干問題,主要體現在對它們的定義、作用及相互關系上的理解不夠清晰和明確,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和躍升。在科研項目管理中,過于強調科學發現而忽視技術的實際應用;在工程項目管理中,過于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視科學的長期指導作用。

實際上,科學理論需要轉化為技術才能產生實際效益,而工程實踐則是將技術應用于實際的關鍵環節。只有當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相結合之時,才能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核心技術體系。工程實踐涉及復雜的系統集成和管理問題,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精湛的工藝技能和科學的管理方法。但是,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工作中,常常將科學、技術與工程混為一談,忽視它們各自獨特的性質和作用,結果產生了兩大問題:

一是片面強調某一方面的作用。過分強調科學的理論價值,認為只要有了先進的科學理論,就能自然而然地推動技術和工程的發展;過分依賴技術引進,忽視自主創新,認為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就能快速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忽視工程實踐的重要性,認為只要有了好的科學理論和技術方案,就能順利完成工程項目。

二是忽視三者的相互關系和協同發展。割裂三者的聯系,將科學、技術與工程視為孤立的發展領域,忽視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相互促進作用。實際上,科學為技術提供理論支持,技術為工程提供實現手段,而工程實踐又可以推動科學和技術的進步。

出現上述兩大問題的基本原因是對科學、技術與工程的評價體系不完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評價標準單一,在科技和工程評價中過分強調論文數量、專利數量等量化指標,忽視科技成果的實際應用價值和經濟社會效益。二是缺乏長期評價機制,忽視對科技成果長期影響和潛在價值的評估。為此,建議:

明確任務分工。讓科學關注探索和發現自然規律,形成系統的理論知識和方法體系;讓技術注重將科學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解決“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成為實現先進生產力的主要手段;讓工程著重解決“做出了什么”的問題,實現科學技術的綜合應用,通過工程實踐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或服務。

鼓勵創新發展。重點關注科學研究的深入、技術創新的推進以及工程實踐的落實,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不斷提升國家的整體競爭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將科學的作用定位在提供理論基礎、引領發展方向、提升國家競爭力,技術的作用定位在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經濟增長、改善民生福祉,工程的作用定位在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提升國家制造業水平、解決“卡脖子”問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優化評價體系。綜合考慮科技成果的創新性、實用性、經濟性和社會效益等因素,建立長期跟蹤評價機制,對科技成果的后續發展進行持續關注和評估,以全面反映其真實價值和意義。建立多元化的科技和工程評價體系,建立適應三者發展的評價體系,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科學、技術與工程在新質生產力發展和躍升中的重要作用。

建立協調機制。既要正確區分科學、技術與工程,又要有效注重三者的相互關系和協同發展。就“兩彈一星”、飛機和汽車發動機、光刻機和芯片而言,它們既是科技成果也是工程成果,它們都融合了科學理論與工程實踐的精髓。因此,應建立綜合協調機制,加強跨部門、跨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促進科學、技術與工程的深度融合和協同發展。(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安徽省政協副主席)

編輯:魯雅靜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女神AV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 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 | 日韩精品秘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v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