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4年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常委、河南省政協副主席張震宇: 暢通貨幣政策工具傳導機制加大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金融支持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必須完善宏觀調控制度體系,統籌推進財稅、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發揮好貨幣政策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尤為重要,當前貨幣政策工具運用及信貸投放出現區域分化趨勢,部分領域貨幣政策運用規模成效有待加強,政策協同配合機制尚需進一步健全。
為此,建議:
一、 完善構建政策目標實現穩定暢通傳導機制。當前經濟整體下行壓力較大,經營主體預期轉弱。一些重點國家戰略和行業領域市場失靈、適應性體制機制尚未確立的情況下,金融貨幣政策工具業務難以可持續開展,金融機構的積極性也將難以充分釋放。建議建立“一行業一部門一主辦銀行”推進機制,針對各項政策工具涉及領域,各相關政府行業部門加強與主辦銀行和金融部門的信息共享,聚焦經濟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及時梳理符合條件項目清單、充實項目庫,形成重點領域企業“白名單”,積極開展融資精準對接專項行動。引導金融機構打破傳統路徑依賴,積極拓寬企業發展融資渠道,圍繞轉型升級方向培育具有成長性優質企業項目,精準靶向發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優化。
二、 更好發揮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穩增長調控功能。當前經濟仍面臨有效需求不足,國內大循環不夠順暢,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等困境,要統籌謀劃運用好貨幣政策,通過統計監測和信貸政策效果評估,著眼信貸總投放規模和雙重貨幣政策實施效果,切實發揮貨幣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功能,用足用好直達實體和重點領域的總量和結構性政策。增強結構性貨幣政策資金規模,創新再貸款、再貼現支持模式,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激勵帶動作用,針對碳減排支持工具、普惠養老專項貸款、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等領域,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轉型、普惠小微、數字經濟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同時盤活存量金融資源,著力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圍繞企業貸款利率創新低、個人按揭和中長期投資的貸款定價基準下調、社會融資成本降低等有利趨勢,支持穩投資和促消費等經濟重點領域。
三、 穩步提升政策執行精準度和有效性。強化財政政策、監管政策、產業政策等協同配合,立足地方實際和經濟基礎,建立風險補償、稅收優惠、貸款貼息、費用補貼、獎勵補助等配套政策機制,探索推進支小助微貸款“見貸即保”模式,對支農、支小再貸款提供擔保費用補貼和風險代償補償資金保障。同時,對于支小助微成效明顯的地方法人機構、政策擔保公司給予增資支持,擴大再貸款利用規模。著力用好“三大工程”、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及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篇大文章”等領域貨幣政策。同時,針對民營、小微企業面臨的資金到期還款壓力和因缺乏擔保品而貸款難這兩大痛點,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和支農支小再貸款支持計劃。
編輯:崔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