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名家訪談
安徽臨泉楊杰醫生:用醫術點燃生命的“火樹”
“老爺子,今天好些了嗎?還痛不?別緊張,讓我看看恢復啥樣了?”楊醫生一邊說一邊揭開王老爺子屁股上的紗布,“沒事,恢復得很好,不要坐得太久,側著身子躺著更好。”楊杰一邊說一邊給王老爺子換藥。
“我也感覺到比昨天好很多,這段時間辛苦您啊,您不用經常來,我老伴能夠照顧了,感謝了。”家住臨泉縣艾亭鎮的王老爺子努力地回過頭,嘴角抽搐了兩下,艱難地微笑著向楊杰致謝。
“他的病情確實很復雜,由于長時間未得到有效治療,已經從膿腫演化到高位復雜肛瘺了,正常情況,這樣的手術30分鐘,他這個手術做了90多分鐘,從肛門,瘺管處取出6塊變異組織,這次治療比較徹底,沒有特殊情況,以后不會再復發了。”楊杰一邊說一邊打開手機讓記者看手術時的照片。
記者看著這些血淋淋的圖片,渾身打了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逐漸了解到楊杰如何用醫術點燃生命的“火樹”。
楊杰1961年出生于臨泉姜寨的農村,父輩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說起從醫這條道路,是我上初中時得了慢性結腸炎,常年鬧肚子,每天大便5—6次,到阜陽、合肥、北京等地就醫效果不佳。那段時間我特別痛苦,從那時我就有了學醫的念頭,我要用我的醫術來解決患者的病痛。”楊杰笑著說。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初中畢業后,楊杰考上
在那個年代,有個飯碗,并且還能治病救人,這是一個十分光榮的事業,對此,家人十分支持。“那段時間,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所以我一直向前輩們學習,不僅學習醫術,還有醫德,如果說我現在有一點成績,
為了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他還前往中國最好的肛腸科醫院——北京廣安門醫院學習實操技術,“其實,現實中確實是活到老,學到老,現在我不僅在向韋主任(韋俊武)學習,我也會向年輕的醫生學習,每個醫師都有自己的專長,困擾我們一輩子的難題對別的醫生來說可能就是舉手之勞。”他說道。
學習歸學習,實踐最重要,而決定實踐效果不僅僅是醫術,還有醫德。良好的醫德是醫術發揮最大作用的基礎性因素,“手術的時候,當您想到的是患者的痛苦,以及手術之后給病人帶來的幸福,那么這臺手術一定會盡善盡美。”楊杰停下手中的筆記,看著我說。
在楊杰的闡述中,醫術其實就是技能,技能會隨著實踐數量的提升
“他這人吶,愛較真,一臺手術會考慮很久,甚至會徹夜做方案和同事討論,我都擔心他深更半夜地打擾同事不好,好在他們也都理解,這說明華源醫院的文化氛圍很好,也是華源醫院作為民營醫院能夠發展到今天的重要原因,所以我現在不僅適應了,而且也很享受他們這種文化氛圍。”楊杰的愛人靦腆地說。
在這種文化氛圍下,華源醫院培養出許多像楊杰一樣優秀的醫生,他們以患者為核心,以患者的幸福和健康為基點,在努力中尋找快樂,“在工作中,我最大快樂就是看到患者的微笑,健康和平安出院。”楊杰說。
2022年3月,一位家住臨泉艾亭的女患者王某,患有結腸腫瘤,丈夫和孩子都在外地打工,手術后化療期,她打吊針血管痛,吃不下飯,一人在這里化療,楊杰醫生在例行查房期間,多次發現她獨自流淚,情緒低落,在這種情況下,楊杰不僅提高查房次數,而且還安排一名女醫生對她重點關照,更為重要的是還給她介紹同樣情況的患者相互認識,彼此開導,相互鼓勵,在楊杰的關照下,她順利完成整個化療過程。三年來,每到五、六月份,王某總會自己坐車到醫院給楊杰送來豆角、韭菜、大蔥、花生等自家“土特產”。“最讓我感動的是,我兒子結婚的時候,她居然來了,我問她怎么知道這件事的?她說我在查房時給孩子打電話聽說的,她一直記得這件事,可見她是多么的用心。這種回報讓我感受到作為一名醫生光榮、幸福和人心的善!”楊杰醫生說到這,眼角泛起淚花。
楊杰的付出不僅感動了患者,也感動了醫院的領導,醫院肛腸科主任韋俊武說:“我們科室有十幾位醫護人員,正常情況下,住院人數30多位患者,高峰期達到60多人,這可能是
目前,楊杰醫生用自己的行動在詮釋著一位優秀黨員、優秀醫生的標桿——醫德的厚重與醫術的高明。在華源醫院這個大隊伍中,他未必是最亮的一位,但他一定是努力奮進的。他一直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