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僑界動態 海外直通 僑領風采 社團掠影 民間交流

首頁>僑聲>僑界動態

留住“根”的記憶 傳承“僑”的精神

——全國政協委員莊紫祥和下宅村華僑歷史紀念館的故事

2024年07月23日 10:59  |  來源: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下宅村僑史館三樓陳列的木制玩具槍講述著僑鄉的歷史

下宅村僑史館三樓陳列的木制玩具槍講述著僑鄉的歷史

今年是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嘉庚先生愛國愛鄉、傾資興學、服務社會的事跡和精神,感召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著名僑鄉福建省泉州市,日前有了首個村級僑史館——福建省泉州市永寧鎮下宅村華僑歷史紀念館(簡稱“僑史館”)。僑史館由全國政協委員、銀迅控股董事長莊紫祥捐獻祖宅“懷清小筑”改建而成,他說,“作為政協委員,我有責任記錄華僑歷史,講好華僑故事。”

在泉州市下宅村僑史館三樓,一把褪了色的木制玩具槍陳列在醒目的位置,看著這把玩具槍,莊紫祥回憶起他的童年時光。

“下宅村地理位置特殊,每年6月,解放軍都會來此駐扎并進行軍事演習。”莊紫祥的童年記憶中,駐扎在下宅村的解放軍官兵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回憶,幼時自己身體很差,一位解放軍叔叔為了鼓勵他,便承諾如果他能堅持早起跑步鍛煉身體,便贈送他一把玩具槍。“每天早上五點起床跑步對一個孩子來說談何容易,但為了得到那把槍,我每天都堅持。”莊紫祥說,這也讓他認識到為了實現目標,必須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并付出不懈的努力。

“那把玩具槍,成了刻苦自勵的象征,一直激勵著我。而那段時光,我更深刻體會到了人民子弟兵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莊紫祥感慨萬分。

歲月流轉,10歲的莊紫祥隨父母遷居香港,又曾遠赴英國深造,此后過著優越的生活。然而,在莊紫祥心中,那份對祖國的眷戀與熱愛始終不曾放下。

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海外安逸的生活,回到祖國的懷抱。“無論走得多遠,家鄉永遠是我的‘根’。”莊紫祥深情說道。

2019年,下宅村決定籌建村級華僑歷史紀念館,得知這一消息后,事業有成的莊紫祥毫不猶豫地捐資700多萬元,并慷慨獻出祖宅“懷清小筑”,就地改建成僑史館。

莊紫祥介紹,下宅村是著名的僑鄉,先輩們背井離鄉遠赴海外,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永樂十五年隨鄭和船隊第五次下西洋,輾轉落戶印尼東爪哇,至今已有600余年。后來又有鄉親遠渡菲律賓、新加坡等地尋求生計,足跡遍布東南亞、歐美,形成了3000余人的華僑群體,僑眷更是占下宅村村民的80%。

“一部華僑史,就是一部愛國史。”莊紫祥表示,他要從家鄉的故事講起,喚起大家對早年華僑的記憶,激勵年輕一代,讓他們繼承和發揚華僑精神。

4月21日,下宅村華僑歷史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僑史館內,一盞造型猶如海浪的大型吊燈最先映入眼簾。下宅村僑聯主席王金釵介紹,這盞吊燈寓意著先輩們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乘風破浪,遠赴他鄉,歷經千辛萬苦終獲成功的壯麗歷程。

僑史館的一、二層,像一本“活”的歷史書,詳盡地記錄了華僑艱苦奮斗的歷史。特別是在抗日戰爭期間,一群勇敢的海外華僑挺身而出抵御外敵,他們中既有壯烈犧牲的英雄王和江,也有菲律賓華僑、參加抗日地下游擊隊的老兵王子華,還有以筆為劍、創作無數愛國詩篇的愛國詩人王人杰。

“華僑們雖然遠離故土,但內心深處對家鄉的眷戀與牽掛卻從未改變。他們積極參與家鄉的公益建設,從創辦‘下宅小學’、翻建校舍、改善照明條件,到修建道路、建設公園、建立工廠……”王金釵介紹,1949年至2022年,下宅村僑胞累計公益捐資金額超過7000萬元。

下宅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蔡運河表示,僑史館已經成為學校的教育參觀點。未來,計劃將僑史館提升為華僑紅色教育基地,歡迎更多華僑及其后代來參觀交流,讓這份愛國愛鄉的華僑精神得以傳承。

福建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陳式海表示,僑史館是講好華僑故事,展現廣大僑胞守望相助、情系桑梓的重要場所,是滿足廣大僑胞銘記歷史、回憶鄉愁精神家園。希望下宅村僑史館的建設能夠進一步激發福建省廣大僑胞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編輯:閆靖宇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色福利视频 |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 | 中文在线中文国产精品一 |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丝袜专区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