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教育·資訊 教育·聲音 教育·實踐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長·導航

首頁>教育>教育·思想

新時代高校校園文化與思政工作的協同發展

2024年07月12日 14:55  |  作者:藍海南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海南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科學研究的高地、社會服務的平臺,其校園文化與思政工作的協同發展,對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核心關鍵就是精神文化建設,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校園文化作為高校的精神風貌、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的集中體現,與思政工作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塑造著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復合型人才。

、 新時代高校校園文化與思政工作的內涵與意義

在當今全球化與信息化交織的時代背景下,高校校園文化作為高等學府獨特的精神標識,其重要性日益凸顯,是師生員工智慧與汗水的結晶,更是時代精神與學術追求的生動體現。與此同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傳播,提高了與校園文化的融合度,也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成長空間。在全球文化交流碰撞的浪潮中,高校校園文化以其鮮明的時代特征、濃厚的學術氛圍和深邃的人文精神,成為引領社會思潮、培育創新人才的重要陣地。它不僅塑造了高校的獨特魅力,更以其強大的軟實力,為國家的文化繁榮、社會的文明進步貢獻著不可磨滅的力量。

課堂教學是高校思政育人的主要陣地,思政工作是高校堅守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踐行立德樹人使命的基石。它深刻影響著學生政治信仰的塑造、價值觀念的構建及道德品質的錘煉,應培育具備強烈社會責任感、卓越創新精神與扎實實踐能力的時代新人。思政工作不僅是學生個人全面發展的催化劑,更是維護校園和諧穩定、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的政治性、實用性和滲透性,為校園文化傳播提供了鮮明的政治特色。以我們每周青年大學習為例,每次思政課都有不同的主題。在新思想的熏陶下,學生將了解中國的光輝歷史和中國發展至今的“苦難輝煌”。同時,青年大學習向大學生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喚醒年輕人,認清他們當前的處境,明確他們應該走的道路和方向。通過思政教育,高校源源不斷地為國家輸送忠誠于黨、服務于民的棟梁之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二、 新時代高校校園文化與思政工作協同發展的策略

強化頂層設計,構建協同機制。在新時代背景下,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環境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化,高校作為知識創新與文化傳播的前沿陣地,其校園文化與思政工作的協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理論課為主,形式過于單一,在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局限性。為應對這一挑戰,高校必須站在戰略高度,加強對校園文化與思政工作協同發展的頂層設計。通過明確發展目標,確立清晰的路線圖和時間表,確保工作方向正確無誤;通過細化任務分工,明確各部門、各學院的職責與任務,形成工作合力;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激勵教職工積極參與,確保工作取得實效。這一系列舉措的實施,不僅有助于提升高校的整體辦學水平,更將為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深化課程改革,融入校園文化。課程思政不僅是思政工作與教學體系的深度融合,更是高等教育理念的創新與升華。高校應全面審視并深度挖掘各學科的思政內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以及時代精神的精髓,自然而然地融入每一門課程的講授之中。學校領導班子要走進思政課的陣地,認真了解學校思政課教師的實際教育情況。不斷完善思政共建機制,積極探索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思政課教學方法,調動學生開展思政教育的積極性。強化師資隊伍,高校思政教師作為教育的組織者、引導者,是思政教育成效的關鍵所在,思政教師政治站位是否正確、理論知識是否扎實、教學技能是否過硬、師風師德是否優良,直接影響了思政育人的成效。所以,要積極推動高校師資隊伍的建設。不斷提高師資力量的綜合素質,學校要在加強思政課與專業課的銜接,同時,積極推進思政課建設。加強理論與實踐課程的深度融合,借助生動鮮活的案例教學,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通過深入細致的討論交流,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討。此外,鼓勵教師立足本土,同時,學??梢蚤_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不斷強化校園文化意義。如開展假期最大化、紅色資源最大化的特色社會公益和實踐活動,傳承紅色基因,豐富學生思政教育。結合學校校園文化和學生群體的獨特性,創新開發既具地方特色又彰顯時代風貌的思政課程與教學案例,使思政課堂更加貼近學生生活,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從而顯著提升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豐富文化活動,拓展工作平臺。高校應充分認識到校園文化活動在思政工作中的獨特價值,將其作為連接理論與實踐、課堂與生活的橋梁。尋找歷史與現實的契合點、文化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連接點,讓高校文化育人與思想政治育人同向同行。通過精心策劃和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節、科技創新競賽、志愿服務項目等,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鍛煉能力的舞臺,更在潛移默化中傳遞了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社會責任感。當今時代,網絡已浸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網絡時代對高校思政教育、文化教育提出新要求、新目標、新挑戰的重要舉措,在推動高校思政育人與文化育人協同前進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加大對學生社團的扶持力度,鼓勵其自主策劃開展主題鮮明、積極向上的社團活動,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校園文化生態,讓思政工作在這片沃土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開展形式多樣,不拘一格的思政實踐。另外,高校在思政教育中還可積極探索開發影視教學、紅歌教學、戲曲教學等新的高校思政教學方法、教學形式,形成富有思想又生動有趣的思政教學課堂,進一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課堂的教學成效。比如,通過組織大學生對《孔繁森》《雷鋒》《黃大年》等影視作品的觀賞,通過藝術作品達到潛移默化、啟智潤心的效果。在思政課堂上,還可通過對《百團大戰》《戰狼》等影片的解說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讓大學生了解中國歷史的厚度與現實的溫度。

再如,組織大學生到社區、鄉村開展“學四史強信念,唱紅歌頌黨恩”“賡續紅色血脈,爭做時代青年”等不同主題的文藝志愿服務活動,加深青年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熱愛,加強大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意識。其次,高校組織參觀、走訪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沉浸式體驗,使青年大學生受到感染和震撼,切身感受到紅色文化的魅力,增強實踐教學的吸引力和育人實效性。比如,組織學生參加“紅色走讀”“云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活動,在歷史中追尋答案,讓大學生了解中國革命的曲折與艱辛,增強其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的使命感和自覺性。

三、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作為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陣地,其校園文化與思政工作的協同發展,已成為提升教育質量、培養時代新人的關鍵所在。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環境,高校應高瞻遠矚,強化頂層設計,明確發展目標與任務分工,建立健全協同機制,確保校園文化與思政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進。通過成立校領導掛帥的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各方資源,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時,將協同發展納入學校整體發展規劃,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確保各項措施落地生根,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共同書寫新時代高等教育的新篇章,滿足新時代持續發展的需求。

(作者系廣西物流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專任教師 正高級講師)

編輯:位林惠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 |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 日本aⅴ一本97视频 性做久久久久久 | 夜夜爽天天爽一区 |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对白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图片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