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統戰時訊 民族宗教 非公經濟 中央社院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 黨外知識分子 涉疆涉藏

首頁>統一戰線>黨外知識分子

黨外人士建言加快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之“江蘇篇”

走在前做示范,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

2024年06月17日 14:03  |  作者:王慧文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蘇擁有產業基礎堅實、科教資源豐富、營商環境優良、市場規模巨大等優勢,有能力也有責任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繼續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范,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江蘇憑海跨江,地理位置優越,作為制造業強省,擁有產業基礎堅實、科教資源豐富、營商環境優良、市場規模巨大等優勢,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一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親臨江蘇或于全國兩會期間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對江蘇工作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使江蘇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江蘇要全面融入和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加強同其他區域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的對接,在更大范圍內聯動構建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更好發揮經濟大省對區域乃至全國發展的輻射帶動力。”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事關全局的區域發展戰略,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排頭兵,江蘇率先進入現代化建設新階段,肩負習近平總書記“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勇挑大梁”的重大責任和殷切期望,江蘇省上下一心、積極探索,在改革發展向著縱深推進的道路上扎實走好每一步,勾勒出“強富美高”新江蘇新篇章。

??? “‘底盤’厚實是江蘇走在前、做示范的底氣”

“梳理江蘇經濟發展的歷史脈絡,更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和近代工商業的發展,手工制造業的深厚底蘊奠定了近代以來江蘇地區扎實的輕工業基礎。”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呂永剛介紹,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經濟發展經歷了三次重要轉型——第一次轉型是改革開放初期的“農轉工”,以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為代表,推動了江蘇農村工業化進程;第二次轉型是“內轉外”,抓住了20世紀90年代初期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的機遇,以蘇州等地為代表,更緊密地融入以上海為“龍頭”的對外開放中,形成了外資高地;第三次是向創新型經濟轉型,經歷了鄉鎮企業改制,形成了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市場,且較早提出建設創新型省份的目標,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推動了實體經濟轉型。

如今,江蘇高質量發展的雄厚實力體現在過去一年的“成績單”里:2023年,江蘇省地區生產總值達12.82萬億元、增長5.8%。地區生產總值萬億之城增至5座——蘇州市、南京市、無錫市、南通市、常州市;制造業增加值4.66萬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6.3%,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達91.9,居全國第一;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提高到41.3%和49.9%,13個設區市全部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百強市;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3.2%左右,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62.1件、連續8年保持全國省區第一;科技型中小企業9.4萬家,新獲評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95家,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今年一季度,江蘇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020.4億元,同比增長6.2%,迎來一季度“開門紅”。

很多人都知道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其實江蘇民營經濟同樣發達,對民營企業和投資者來說,江蘇是個投資興業、充滿活力的熱土。全國政協常委、江蘇省工商聯主席劉聰分享了一組數據:2023年,江蘇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達7.4萬億元,占全省GDP比重57.9%,上繳稅金占稅務部門直接征收總額比重65.7%,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占經營主體比重96.2%。“江蘇民營經濟規模總量始終走在全國前列,展現出強大活力與韌性,在穩增長、促轉型、穩就業、保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實體經濟‘底盤’厚實是江蘇高質量發展的最典型特征,也是在江蘇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底氣。”呂永剛表示,“一方面,江蘇擁有大規模、大體量和高質量的制造業,優勢產業集群發展十分突出。另一方面,江蘇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加快戰略布局,通過科技創新支撐制造業的升級,取得了顯著成就。這不僅推動了江蘇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也提升了高技術產業在整體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在全國范圍內處于較高水平,江蘇制造正逐漸轉向江蘇創造。”

??? “為一體化發展貢獻‘江蘇力量’”

生產一輛新能源汽車需要多長時間?從常州放眼長三角,這個答案是4小時。

作為今年新晉的萬億之城,常州在工業制造和新能源產業方面表現尤為亮眼:數據顯示,新能源領域制造業產值7680.7億元,同比增長了15.0%。這得益于常州對新能源產業的提前布局,吸引了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北汽新能源、理想汽車、比亞迪等企業入駐設立生產基地,同時衍生出光伏材料、動力電池等上中游基礎原材料企業的落地,實現了產業鏈上下游的緊密協作,致力打造引領長三角、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新能源之都”。而常州的“萬億晉級之路”,同樣是近年來長三角城市群在一體化發展中經濟實力增強的縮影。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浦東新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一級巡視員李國華表示,江蘇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集成電路等多個產業鏈上都有完善的布局,從原材料到成品生產,再到銷售和物流,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在與上海、浙江和安徽的產業合作中,江蘇實現了產業鏈的互補和延伸,進一步推動產業協同發展。

在南京,紫金山實驗室建成了業界首個6G實驗室,太赫茲無線通信實時傳輸速率創全球最高紀錄,標志著我國6G太赫茲通信研究步入國際領先行列。類似這樣的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在江蘇還有很多。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一翼”,江蘇與滬浙皖不斷強化重大科技資源共享和產業創新跨區域協同,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了強勁動能。

蘇州,是江蘇唯一入列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的城市。近年來,蘇州強化長三角G60科創走廊“1+7+N”產業聯盟支撐,牽頭成立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業園區聯盟、集成電路產業聯盟、智能駕駛產業聯盟、激光產業聯盟等,依托自身優勢,推進科技創新高地建設。

過去一年,江蘇牽頭實施了8個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項目,其中無錫以包攬之勢將全省集成電路領域的6個立項項目盡數收入囊中。九三學社社員、江南大學商學院教授、區域發展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曹炳汝認為,無錫市集成電路的高歌猛進正是長三角一體化的生動實踐。“無錫以主動對接、主動融入的姿態,加強了與上海等地高校科研院所機構的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創新園區來推動集成電路設計研發,補齊了無錫本地在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短板。”

呂永剛指出,通過這種跨區域資源整合,實現了高端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打破了長三角地區的省域限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 “對標一流,助力改革發展走向縱深”

在世界經濟增長不確定性以及區域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大背景下,長三角地區在一體化發展中也面臨著諸多矛盾風險與挑戰。曹炳汝分析指出,當前,區域內一體化機制尚不健全、基礎設施與生態環境一體化水平還存在參差差異、統一市場尚未形成等困境和問題逐漸凸顯。

在呂永剛看來,在當前逆全球化的趨勢下,區域間的產業鏈供應鏈完整程度變得尤為重要,而長三角的產業韌性正是其突出特點。因此,長三角地區應抬高標準,放在中國參與全球競爭的大格局中去,不僅要引領國內發展,更要在全球化浪潮中扮演關鍵角色,“這要求三省一市都要對標一流,以更高標準推動改革發展,盡快推廣好的做法,同時設立問題清單,攻關克難。”

曹炳汝強調,行政體制機制的改革是當前深化改革中最難的部分,而行政行為對人才和科技創新等高端要素的流動形成了干擾。“政策的公平性和差異性需要有機結合,以實現政策的合理性和適應性。三省一市需要加強政策協同,考核體制機制和地方政府出臺的政策應盡量保持一致性,以促進生產要素自主有序流動。”

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江蘇省委會副主委、常州市委員會主委,常州市副市長蔣鵬舉認為,要實現長三角區域內創新要素的自由流動,發揮各省的比較優勢,形成合力,必須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四鏈融合”。“長三角在推進‘四鏈融合’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資源分配不均、創新環境待加強等問題。建議以產業鏈為核心,構建‘四小時產業創新走廊’,強化頂層設計,優化區域分工,促進科技創新要素如資金和人才的自由流動,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

“在推動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中,工商聯在資源整合、政策倡導、信息共享以及市場開拓等方面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劉聰表示,近年來,江蘇省工商聯通過企業家聯盟和商會聯席會議,積極引導民企主動融入區域發展,與長三角其他省市協作分工,以區域產業結構的異構互補和產業梯度勢差為推動力,實現產業橫向分工互補,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同時利用自身優勢,共建張謇企業家學院、舉辦長三角數字化人才發展大會等交流活動平臺,推動長三角一體化向縱深發展。

編輯:魯雅靜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未发育女AV一区三区三区 | 中文字幕特黄一级日本 | 亚洲乱码AⅤ日本电影 |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AV网站 | 在线高清免费不卡dvd |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另类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