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委員講壇 名家訪談 醫學前沿 食話食說 岐黃園地 科普養生 健康產業 粉碎謠言

首頁>健康>名家訪談

世界高血壓日 | “限高”需雙管齊下,更要關注心、腎指標

2024年05月16日 15:27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2024年5月17日是第20個世界高血壓日,今年繼續以“精準測量,有效控制,健康長壽”為主題,呼吁公眾做好高血壓的預防和管理。當前,高血壓已成為危害公眾健康的重要心血管疾病之一。然而,我國高血壓的認知率、治療率和控制率仍然不足,實現有效控制高血壓,做好規范“限高”并預防并發癥任重道遠。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高血壓科主任王繼光教授指出:“從調查數據來看,我國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高達27.9%,預計患病人數已達2.45億。但只有46.9%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且實際血壓得到控制的只占到15.3%。顯然,這與‘健康中國2030’提出的‘我國高血壓控制率達50%以上’的目標存在著顯著差距。” 面對龐大的高血壓患者和潛在高危人群,提升其對高血壓疾病危害的認知、加強對于心腎綜合管理、早篩早診的意識已刻不容緩。

篩查需趁早,“限高”不佳累及心腎

高血壓的診斷不能“靠感覺”,不少患者在早期感覺不到異常。一般而言,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診室血壓,血壓≥140/90mmHg即可確診為高血壓。超重和肥胖、過量飲酒、長期精神緊張都是引發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然而鮮有人知的是,高血壓若控制不佳,腎臟、心腦血管等靶器官都可能受到損害。

隨著血壓水平升高,終末期腎病的發生率會明顯增加,重度高血壓患者的終末期腎病發生率可達到正常血壓者的11倍以上。“高血壓對腎功能的危害不容小覷,兩者互為因果,互相加重。臨床上我們會遇到高血壓患者有夜尿增多、蛋白尿的現象,其根本原因就是高血壓對腎功能的損害。”北京協和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李航教授強調,“高血壓患者,尤其在高血壓病程長、高齡或者合并糖尿病時,應定期檢查尿白蛋白排泄量,如監測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或24小時尿白蛋白排泄量等;并檢查腎小球濾過率(eGFR)等指標,做好早期的篩查和干預。”

此外,由于血壓水平與心腦血管病發病和死亡風險間密切的因果關系,高血壓已成為我國居民心血管病發病和死亡增加的首要危險因素。其中,腦卒中是我國高血壓人群最主要的并發癥,冠心病、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心房顫動等并發癥也不可忽視。

11

血壓心率雙管齊下,方為有效“限高”

高血壓患者常伴有心率增快,長期心率增快可導致血壓的進一步升高,直接損傷動脈、心臟及其他靶器官。王繼光教授提醒:高血壓患者在控制好血壓的同時,也應關注心率,以降低猝死、心肌梗死等嚴重事件的發生風險。”

根據多部指南和共識的指導意見,我國高血壓患者在靜息心率>80次/分時,即應采取措施進行干預。一般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應控制至<140/90 mmHg3,心率長期穩定在60-80次/分。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議平時可以保持有計劃地運動,來提高身體素質和運動耐力。飲食上,除了控鹽、戒煙、限酒以外,心率較快的高血壓患者也盡量避免咖啡和濃茶這類會讓交感神經興奮的飲食。必要時可以啟動藥物治療控制心率,將心率穩定在60-80次/分。

三高共管保護心腎,邁向更好健康

數據顯示,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心腦血管事件風險將增加3~4倍,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可增加6倍,發生卒中的風險增加近8倍。

王繼光教授表示:“高血壓患者需樹立三高共管的理念,按照醫囑及時進行長期規范治療,不可隨意減藥、停藥,對于各項指標要進行綜合管理。醫生在選擇藥物時也要綜合考慮療效、器官保護、安全性和依從性等因素,幫助患者獲得更好的遠期健康結局。”

李航教授強調:“對于慢性腎臟病患者而言,最主要的目標是延緩疾病進展,盡可能緩慢地進展到終末期。在這個過程中,心腎共管,避免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尤為重要。而‘三高’作為導致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的原因之一,亦要求我們從源頭上共同管控。”

高血壓防治就像行車上路,需要遵守“交通標志”指示:除了關注血壓“限高”多少,還需要關注心率是否“超速”,更要積極配合,進行定期“停車檢查”,以防止三高共存或合并心血管及腎臟疾病帶來的“行車風險”。早篩早診,方能更好控制疾病風險;長期綜合管理,方能實現更佳健康結局。(王小萌)

編輯:馬嘉悅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四 | 永久在线免费看AV的网站 | 中文字幕无碼在线 |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综合久久 | 久久一本大到香蕉精品 |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