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委員履職故事
郭吉安: 高原上的鐵路人
郭吉安(右一)在建設工地現場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百千萬”人才、客運專業帶頭人,正高級工程師。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挑戰極限,勇創一流’就是激勵一代代青藏鐵路人不懈奮斗的精神力量。”
3月4日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郭吉安面對鏡頭,深情地講述青藏鐵路人的拼搏精神。青藏鐵路被譽作“天路”,全長1956公里,近一半線路在海拔4000米以上,是各族群眾眼里的經濟線、團結線、生態線和幸福線。一代又一代青藏鐵路人牢記“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初心,扎根雪域高原,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終于讓雪域高原不再遙遠,漫漫長路變成坦途。
從一名青澀懵懂的西南交通大學畢業生,到一名車站值班員、調度員、站長、運輸處處長,再到一名鐵路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郭吉安用實際行動詮釋青藏鐵路精神的內涵,更以政協委員的責任擔當為推動高原鐵路高質量發展獻策出力。
挑 戰
來到青藏高原
2021年4月,泉城濟南春花爛漫。
1600公里外,古城西寧春寒料峭。
從黃河之尾到黃河源頭,郭吉安開始了再次遠行:遠赴青海,履新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此前,他也有過多次遠行,從成都到深圳,從北京到廣州,從南方到北方,從東部到西部。
此次遠行肩上的責任非同尋常,意味著一次全新的挑戰。青藏鐵路是青藏高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如何發揮個人專長迅速開展工作?如何將先進的管理理念引入高原鐵路?如何讓這條高原鋼鐵大道運營更加安全、高效?如何更好服務青藏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思考向遠方不斷延伸。
落腳西寧,郭吉安夜以繼日了解高原路網結構、查看沿線民生經濟、走訪地方政府企業、聽取職工群眾建議。一個個關乎鐵路建設、科技創新、運輸經營、民生發展的思路在他腦海中日漸清晰。
2022年初,安全、高效、智慧、綠色、幸福天路“五位一體”和一流的高原鐵路安全環境、一流的高原鐵路服務品牌、一流的高原鐵路管理體系、一流的高原鐵路人才隊伍、一流的高原鐵路黨建高地、一流的高原鐵路民生工程“六個一流”創建目標、細化措施、推進方案相繼制定并實施,規劃了高原鐵路高質量發展的“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吹響了奮進的號角。這些,凝結著郭吉安披星戴月的上百次走訪調研和座談交流。每一步,踏實、堅定。
思想空前活絡,身體卻難載重荷。高原反應讓郭吉安徹夜難眠、日漸消瘦。擔心耽誤工作進度,有時候他整夜吸著氧氣整理調研、起草構想。“一定要干出成績來!”郭吉安一次次給自己立下軍令狀。
錨 定
每一個發展因子
每天早上,隨著輕微的輪子碾壓地板的“嗡嗡”聲,一臺白色機器人正緩緩穿行于兩排機柜間,巡視著西寧通信段哈爾蓋站通信機房的設備狀況。
作為世界海拔最高的鐵路,青藏鐵路沿線自然條件異常艱苦。降低職工勞動強度、提升工作效率、運用科技保安全,成為高原鐵路發展的攻堅課題。
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上,郭吉安從基層一線鐵路管理者的角度,建議國家相關部委、地方科研部門與鐵路部門聯盟,加強科研合作,加大高原鐵路凍土維護、高原雙源動車組檢測等領域技術攻關,加快實施重點科研項目建設。
“必須加快‘智慧天路’建設,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用最少的人干最漂亮的活。”郭吉安把這一具有前瞻性的思路落地見效,為世界高原鐵路運營管理貢獻出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2023年,青藏集團公司舉辦了首屆“智慧天路”建設研討會,89家科研機構、院校及企業參會暢談高原鐵路科技發展,加強科研合作,加快高原鐵路凍土維護等領域技術攻關,實施了智能視頻一體化管控平臺、智能機器人應用、5G公網覆蓋等重點項目,一批科研成果得到推廣應用,經營管理信息化、設備設施智能化、運營維護自動化的“智慧天路”建設全面展開。
面對制約企業發展的難點堵點,郭吉安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加大管理體制改革,激發創新活力,為高原鐵路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內生動力和源頭活水。
高原鐵路要實現創新發展,人才是保障。
“要拓寬渠道,加快人才培養和儲備,讓人才成為技術領域的‘領跑者’。”郭吉安經過大量調研,指導建立了青藏集團公司專業人才庫、優秀人才庫、優秀年輕干部庫、近期可提拔使用的優秀干部庫以及干部作風檔案“四庫一檔”,優化完善了干部培養選拔任用機制,與高職院校簽訂培養協議,推進“2+1”培養模式和“雙培工程”,努力培養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推動高原鐵路高質量發展。
星級職工考核評定、師帶徒管理等一批激勵職工學技練功的制度陸續推行,分工種、分崗位、分職級開展“星級職工”評定工作,職工的學習意識、競爭意識、責任意識日益提高,“比學趕超”蔚然成風。
人才與科技,像一個個蓬勃發展因子,反哺著高原鐵路的安全生產和運輸經營。
牽 掛
心里裝著社情民意
唐古拉,意為“雄鷹飛不過去的地方”。
那里,有著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車站——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車站。
那里,也是郭吉安最為牽掛的地方。
第一次踏上唐古拉站區調研時,高寒缺氧的嚴酷自然環境讓他深受震撼。“挑戰極限、勇創一流”,擲地有聲的青藏鐵路精神撞擊著郭吉安的心靈。
“高寒缺氧、多年凍土、生態脆弱,惡劣的自然環境沒有阻擋我們發展的步伐,更激發起我們勇于擔當、敢創一流的精氣神。”
惡劣的自然環境,沒有磨滅青藏鐵路人的昂揚斗志,也沒有阻擋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委員通道”的最后,郭吉安真誠發出邀約:“期待大家坐著火車到青藏高原領略祖國大好河山,感悟青藏鐵路精神,感受硬核的高原鐵路力量!”
在郭吉安的主導下,幸福天路建設不斷加快,8個高原氧吧和制氧站在高海拔艱苦地區相繼建成使用,氧吧內流水潺潺,各種綠植鮮嫩欲滴,與風雪肆虐的荒漠戈壁冰火兩重天。工作之余,職工們喜歡到這里看書下棋,幸福感滿滿。
“一定要建好民生工程,讓職工快樂地工作生活在高原鐵路。”
世界屋脊天高路遠,高原鐵路綿延不絕。4000多公里的鐵路線,是郭吉安用腳步丈量過無數次的地方。
“察爾汗站水槽車送水頻次不夠”“馬海站區職工沒有通勤車”“格爾木單身職工住宿緊張”……他一路走、一路記、一路思考。
每解決一件職工的訴求,他便在早先的記錄上淺淺畫上一道標注,一件牽掛心頭的民生之事從此了結。
“只有經常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心里才踏實。職工的心聲,才是了解掌握社情民意的最真實聲音。”
民生事,無小事。郭吉安著眼職工“吃、住、行、健、樂”幸福指數的細微環節,組織加開了西寧至馬海職工通勤車,籌劃建起了那曲站車務職工宿舍樓,給高海拔地區職工配備了便攜式制氧機,為無法安置的50名老弱病殘職工找到了合適崗位,購買了一線職工“安責險附加險”,提高了職工每年免費體檢標準,加大了優秀勞務派遣工選拔錄用力度……件件民生小事帶著溫度、透著關愛。
“新宿舍電視、洗衣機、Wi-Fi一應俱全,比我們家還要好。”2024年春節前,搬進新建的那曲站車務宿舍樓,客運員益西倫珠一臉幸福。
對郭吉安來說,職工的幸福,是責任,更是鞭策。
發 展
更好地服務社會
高原鐵路的快速發展,見證著青海和西藏兩省區交通發展的重大變革,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也為各族人民群眾出行帶來了全新體驗。
“如果通過大力推進鐵路與機場零距離換乘,實現基礎設施一體化,不僅可以大幅提高旅客的出行效率,而且對提升人民對美好旅途生活的向往,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全國政協平臺上,郭吉安聚焦交通領域高質量發展情況提出建議,為推動雪域高原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獻策出力。
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以來,郭吉安經常深入基層調研履職,為社會發展、民生大計出謀劃策。在他的推動下,2023年,青藏集團公司高質量完成了蘭新客專達速提質、西格段提質、格拉段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改造、蘭新客專西寧至大通段滑坡災害治理及復舊搶險工程等項目建設。7月1日,青藏鐵路首次開行了西寧至格爾木復興號動車組,首次開行了進京、進滬“G”字頭動車組,標志著青藏鐵路正式跨入動車時代。
2024年1月10日,首趟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從江城武漢抵達夏都西寧,宣告了兩城之間的朝發夕至成為現實,大大提升了青海與內地之間的通達率和便捷性。
如何推進高原鐵路高質量發展,實現“人暢其行、物暢其流”的新格局,郭吉安一直在思索、謀劃、布局。歷經統籌策劃、走訪調研和多方奔走協調,西寧至西安、成都、重慶、銀川、北京、上海、烏魯木齊、武漢均已開行直達動車,青海西寧的動車“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大。
高原鐵路建設按照規劃的目標正在有序推進。到2035年,將逐步形成北上南疆、南下川渝、東聯隴海、西出南亞的四通八達的鐵路網。串珠成鏈,呼嘯的動車,縮短了時空,帶來了福祉。
“我們將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運輸保障能力,爭當服務和支撐青藏兩省區中國式現代化的‘火車頭’。”郭吉安說。
怎樣讓旅客獲得更舒心、貼心和周到、溫馨的乘車體驗?郭吉安推行了敏感、用心、用情的“一敏兩用”服務理念,深入開展“天路格桑花”服務品牌創建活動。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青藏鐵路全線開通運營以來,已累計運送旅客2.92億人、貨物8.77億噸,真正成為沿線各族人民群眾的經濟線、團結線、幸福線。
這里,也凝聚著郭吉安無數的心血與付出。
歌德說過,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
一個人的時候,郭吉安喜歡靜靜地思考,他正在構思下一個目標:“圍繞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鄉村振興、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進行學習研究,發現新問題、尋求新答案,為青藏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列車飛馳在茫茫高原,郭吉安前行的步伐從未停歇……(通訊員 王韜)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