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休閑>茶旅人生
“永不落幕”的茶博會
每年4月是春茶上市的高峰,在茶區“群芳爭艷”之際,“靚招”頻出的茶博會同樣在全國各地爭相上演。
似是抱有心有靈犀的默契,不少茶博會都選在了谷雨——4月19日這一天啟幕。在銷區北京,第16屆北京國際茶業及茶藝博覽會“寄”出邀請函,全國優秀茶葉茶具品牌匯聚一堂,讓北方銷區的茶友一站品個夠;在遠在千里之遙的產區云南,第十六屆中國云南普洱茶國際博覽交易會隔空“赴約”,佳茗雅器薈萃,以多元的創新方式,盡顯茶行業發展的“熱辣滾燙”……怪不得參展觀眾紛紛感慨,置身現場,自己的愛茶DNA不動都難。
四溢茶香,閑庭信步,人們發現茶博會妙整“花活”、實力“寵粉”,將茶的多重體驗搬至現場:它,可以是原汁原味的“昆明老茶館”,說書人一襲長衫,一拍醒木,故事如潮涌般娓娓道來,游客沉浸在沁滿普洱茶香的市井小巷,在“且聽下回分解”的結束語中意猶未盡;它,可以是德昂族的酸茶、白族的“三道茶”,當地的茶農、茶藝師穿上最隆重的民族服飾,手把手地教過往游客烤罐茶、制酸茶,讓大家身臨其境地體驗少數民族婚慶、節日的待客茶禮;它,甚至可以走出展館,來一趟“中國茶海——十二時辰”,從“穿越茶海”馬拉松比賽到“中國茶海”音樂會、摜蛋比賽,茶既是主角,又是配角,融在生活的各個角落。
品茗論道,亦是茶博會的年度“重頭戲”,今年的主題則聚焦產業中最具流量的話題展開,直播帶貨、調飲茶等熱詞頻頻見諸“茶話會”現場,傳統茶飲與新式茶飲的對話、云茶電商推介和直播帶貨、中國調茶師技能大賽、遇見新茶飲等活動輪番登場,與各類品牌推介會形成合力,讓參展觀眾耳目一新,不同維度和多元角度的呈現,不僅提升了茶產品在他們心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更掀起了市場銷售的新熱度。
來茶博會,還可以打卡“未來科技風”,品著逛著,就有可能和數個“各顯神通”的機器人不期而遇:這里有高原山地采茶機器人,不僅能識別出茶樹上的一芽兩葉,還能在智能化控制系統打造的“大腦”驅動下,通過模仿人體手臂的動作精準采下茶葉;這里有智慧互動——機器人茶藝展示平臺,接受指令后,搭載末端夾爪的機械臂,可以像人手一樣,靈活地抓起茶壺、茶杯,注水、泡茶,一套動作行云流水;此時,傳茶“店小二”——AI機器人接續上線,將一杯杯茶湯濃度恰到好處的香茗送到觀眾手中……
如此這般,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三茶”統籌理念化作各種具象的場景、實踐、故事,凝聚起了茶博會的精神內核。這一精神內核連同這片神奇的東方樹葉,引得無數海內外游客紛至沓來,他們在品飲與交談間,漸漸讀懂了中國茶。
在業界,不少地方提出打造“永不落幕的茶博會”這一宣傳語,這句響亮的口號,何嘗不是一句承諾、一份自信、一種期盼?他們仿佛在齊聲高呼:富有生命力的茶永不凋零,茶的故事,時時有新意,永遠在路上!(記者 徐金玉)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