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xié)商 統(tǒng)戰(zhàn)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2024網(wǎng)絡中國節(jié)>清明節(jié)>要聞

網(wǎng)絡中國節(jié)·清明丨詩意節(jié)令:梨花風起正清明

2024年04月04日 16:30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春花次第爭妍,春林逐漸茂盛。

清明節(jié),又稱踏青節(jié)、行清節(jié)、三月節(jié)、祭祖節(jié)等,節(jié)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它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內(nèi)涵。

《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边@句話明確點出了清明的淵源,以及清明和春分的關系。古人曰:“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寥寥數(shù)字,解釋了清明因何得名,也寫出了人們心底的向往,“清潔而明凈”,看似平淡,實則是很難達到的境界。

1

自古文人愛寫以清明為主題的詩詞。子規(guī)清啼、春雨如煙時,看窗外“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總會令人觸景生情。詩思泉涌時,詩人摩挲著幾案上的素白宣紙,揮毫潑墨,寄哀思于明月、將春景化為詩詞,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名篇。

清明時節(jié),人們會追思先人、掃墓祭祖。即便不能歸鄉(xiāng),當颯颯風起時,看到街角枝頭那一簇簇雪白的梨花,如團團云絮、漫卷輕飄,也會不由想起曾經(jīng)一起走過一段人生旅途的親人、朋友,天人相隔、不能再見,怎能不思念綿長、滿腹愁腸?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寫出了清明獨有的凄清與哀思。白居易在《寒食野望吟》中表達了類似的情緒,“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黃土之上,暮雨中,人在哭泣,難過到不能自已,而九泉之下的親人卻寂靜無聲難以回應。簡單兩句詩,每每讀之,總令人潸然淚下。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北本煼洞髮W社會學院教授蕭放表示,清明常在,民族不老。慎終追遠是清明節(jié)的文化精神,已經(jīng)深入到中國人的骨子里。清明節(jié)追思祖先,提倡家庭、社會對先輩、歷史的尊重,保持對生命的敬畏之心與感恩之心,這在人心躁動的現(xiàn)代社會具有特殊意義。

2

除了祭祖,清明還有踏青、蹴鞠、蕩秋千、打馬球、插柳等習俗。在眾多描寫清明的詩詞中,很多文人描寫了大量春日盛景,用不同的寫作手法刻畫在踏青郊游、親近自然時輕松愉悅的心情。

如,宋代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寫道:“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痹谠娭校险恰袄婊ㄈf朵白如雪”的季節(jié),詩人從側面措意,以寫“游子尋春”來寫春,寫他們不僅“半出城”,而且朝而往、暮才歸,足見清明時西湖的春色之怡人。

描寫清明時節(jié)親近自然的好作品頗多。如溫庭筠寫道:“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睖赝ン薜脑娨赞o藻華麗、風格濃艷著稱。這首詩生動描繪了游人一大早出發(fā)時,晶瑩剔透的露珠還在各色花瓣上滾動,顫顫欲滴,回來時則有楊柳拂面的陣陣微風,出發(fā)和歸家時景色各異,人們流連忘返。另外,歐陽修的《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程顥的《郊行即事》等,寫的也無不是熱鬧的游春景象。

3

值得一提的是,清明時節(jié),讀書也是頗受人們喜愛的一種分外雅致的生活方式。宋代王禹偁的一首詩《清明》寫道:“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痹谇迕鞴?jié),詩人沒有沉醉于青山疊翠、碧波蕩漾的春色里,無花亦無酒,那蕭然的興致猶如居于山野廟宇的和尚一樣。清晨破曉時分,詩人坐在窗前,用昨天從鄰居家借來的火種點燃油燈,潛心讀書。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鼻迕鲿r節(jié),春意融融,非常適合讀書。書卷于人生而言,恰似那一泓浸潤心田的碧水清泉,潺潺不絕、滌蕩靈魂。追思祖先后,不妨選擇幾本好書,找一個安靜的角落,讀起來吧!

記者:楊金志、郭慕清

編輯:賈真、冷彥彥

編輯:李敏杰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点播亚洲日韩国产欧美 | 在线观看网站深夜免费A√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 中文字幕羞羞视频网站 | 日本免费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蜜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