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大家談 主席論壇 委員說話 同心論壇 議事廳 政協網評 微言大義

首頁>要論>大家談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不斷開辟高質量發展新領域新賽道

2024年03月21日 08:10  |  作者:丁時勇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202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再次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在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化了對生產力發展規律的認識,為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提供了科學指引。

2023年,我國經濟頂住壓力砥礪前行,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12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2%,圓滿完成主要預期指標,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不斷擴大。2023年,我國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比上年增長3.8%,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升至15.7%、33.6%,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9%,在堅定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拓展了“進”的新空間。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時,第一項即是“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此,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大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針對當前我國生產力發展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綜合施策,統籌好傳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數字經濟之間的關系。

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在堅持穩中求進的同時,“以進促穩”“先立后破”是2024年經濟工作的重要原則和指南。對于傳統產業,不能簡單當成“低端產業”簡單退出,而是要在原有存量保持基本穩定的基礎之上實現升級。一方面,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改造提升傳統生產力,進一步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實現傳統生產力向新質生產力的躍遷。另一方面,當前部分傳統產業市場需求還處于緩慢恢復階段,還需要在擴大有效需求方面繼續發力,通過努力推動就業和增收,提升居民的消費能力,促進投資和消費良性互動。同時,在擴大有效益的投資方面,要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加大能源、農業、生態環保、教育、醫療、養老等補短板領域投資,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持續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

著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當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仍面臨做大增量、調優結構、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客觀要求。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要繼續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一是要繼續發揮好舉國體制優勢對推動科技創新、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牽引作用,密切關注前沿技術發展動態,以科技賦能現代產業體系,為新質生產力的持續發展蓄勢聚力。二是要面向人工智能、元宇宙、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賽道,發掘培育一批優勢企業和相關研究機構,加速推進新技術、新產品落地應用,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三是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技術創新,謀劃和布局一大批高新技術產業落地,打造原始創新和產業創新高地,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集群,以新興產業發展引領新質生產力形成。

積極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0.2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41.5%,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逐漸壯大,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加速發展。產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必然趨勢,必須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一是繼續鞏固數字產業發展基礎,積極推動“算、存、運”一體化的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推廣一批數字車間、智能工廠等典型應用場景,提升信息基礎支撐能力。二是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支持基礎研究和高端芯片、基礎元器件、集成電路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針對在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關鍵領域仍存在的產業鏈不完整問題,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強化補鏈強鏈。三是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拓展生產和制造邊界,推動數字技術在制造業全流程、全領域的深度應用,全面提升資源配置效率、行業創新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

(作者丁時勇,系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政協副主席、致公黨重慶市委會主委)


編輯:張佳琪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不 | 婷婷六月综合缴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免费三级网站 |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 日韩亚洲国产女同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