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大家談 主席論壇 委員說話 同心論壇 議事廳 政協網評 微言大義

首頁>要論>大家談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4年03月14日 08:16  |  作者:王濟光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為我國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以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理論指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加大宏觀統籌和微觀探索的有機結合,在理論與實踐結合層面上處理好若干重大關系,在宏觀經濟政策和微觀主體組織等方面解決好若干關鍵問題。

要處理好理論指導與形成共識的關系,解決好理論創新不足、共識理念滯后的思想僵化問題。切實以新質生產力理論指導高質量發展實踐,防止將培育新質生產力與發展傳統產業割裂開來甚至全面對立的錯誤思想和實際做法,在經濟工作中把創新性產業與傳統性產業當作一個整體來推進,以先立后破的融合理念推進有機銜接。加大對現代科技創新知識、現代產業知識的學習和宣傳力度,改變重生產、輕創新的觀念,強化發展新質生產力意識,將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融合發展作為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實現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重大戰略。根據各地區和具體行業特點和國際發展趨勢,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范圍、目標、路徑等方面形成共識,構建促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產業政策體系,消除企業在稅收、金融、科技、要素價格等方面的政策差異。

要處理好政策引領與規劃先行的關系,解決好政策缺位和規劃滯后的“兩張皮”問題。立足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的地區布局和行業特征,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為突破口,以智能制造為核心和主攻方向,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切入點,強化產業基礎,注重集成應用。在編制“十五五”規劃中切實樹立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發展的超前理念,加快推動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與產業深度轉型升級之間的深度融合,推動科技創新從更多依靠應用研究與集成創新轉向更多依靠基礎研究與原始創新,為新質生產力構筑強大基石。圍繞產業鏈條延伸、提升、滲透、創新,堅持走“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的發展道路,強化頂層設計,堅持政府主導,推動市場運作,形成引領新質生產力快速發展的政策體系,不斷推動產業向產業鏈高端邁進,提升國際競爭力。

要處理好突出優勢與集群發展的關系,解決好經營主體間各自為戰、單打獨斗的“孤島效應”問題。鼓勵各地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加快形成具有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群,積極發展高技術知識密集的生產性服務業。放活放寬市場機制,轉變制定技術路線發展的事前管理方式,加快結構性政策轉向功能性政策,促進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讓創新主體有更大的發展動力和創造活力。強化事中事后管理和服務機制,有效規避新技術、新組織模式產生的社會風險,推動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的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有機融合平穩落地。用好現有各類創新功能平臺,以具有優勢的先進制造業企業、開發區為基礎,增強產業間聯系,打造一批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產業鏈條、產業集群和產業生態圈。

要處理好創新驅動與人才支撐的關系,解決好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動能不足的問題。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內涵,圍繞增強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進行針對性和持續性創新,提升重要產業的技術含量、知識含量、創新含量。重視在產業體系高度完備的地區,重點支持在檢驗檢測、信息服務、工業設計、現代物流等領域,建設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打造一批促進新質生產力體系多種要素融合發展的公共服務平臺,支持一批由行業領先的大型企業建設的技術研發平臺面向中小企業共享,提高潛在新質生產力的創新能力。重視新質生產力中勞動者要素的重要作用,加快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大力改革現有科研機構人員的培養、使用和激勵的體制機制。

要處理好協同創新與共享共贏的關系,解決好要素匹配度低、融合對接點少的目標導向問題。順應科技發展和產業分工趨勢與要求,深化各類經營主體間的分工合作與協同,在關鍵行業和重要領域構建產業聯盟,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體系。依托中心城市、特殊功能區、先進制造業基地、交通樞紐等載體,建立開放創新的新質生產力集聚區和生態圈,以規模效應引領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農業強國等戰略任務,科學布局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提升新質生產力內部各要素之間、科技創新型企業之間、現代化產業集群之間的匹配度,形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良性機制。

要處理好適度調整與深化改革的關系,解決制約新質生產力快速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加強科技創新激勵與成果保護,構建具有強適應性、高競爭性、廣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加大先進產業和前沿領域專項資金支持,完善要素貢獻參與分配機制。強化生產要素創新性動力來源,推動創新資源向經營主體匯集,形成以企業為主的政產學研多主體融合創新體系,有效提升創新要素配置效率。構建更全信息、更多維度、更廣覆蓋的信用體系,優化資本市場運行與監管,完善數據要素的價格機制、競爭機制和交易規則。推動形成以高水平對外開放為基點的國際創新環境,全面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有效利用國際資本、勞動、技術和數據等生產要素,主動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和商品市場法律體系,全方位拓展新質生產力發展空間。

(作者王濟光,系第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主任)


編輯:張佳琪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色色影院官网综合久久 | 在线看片国产日韩欧美亚洲 | 午夜三级国产精品理论三级 | 中文字幕电影亚洲精品 | 久久精品伊人久久精品伊人 | 日韩欧美高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