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為了我國科學技術的健康發展,為了早日成為科技強國,我們必須為廣大青年科技人才成長提供良好的科研環境。
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先后在2018年12月和2020年10月聯合印發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和《關于持續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激發創新活力專項行動的通知》,在全國范圍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的行動。2022年8月,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基金委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通知》。這一系列專項行動旨在解決青年科研人員面臨的嶄露頭角機會少、成長通道窄、評價考核頻繁、事務性負擔重等突出問題,保障青年科研人員將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工作,充分激發青年創新潛能與活力。但令人遺憾的是,指示、政策并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很多對青年科技人員的關心和政策利好僅僅停留在紙面。破“五唯”似乎是越破越“唯”,如今“帽子”的花樣和數量比以前更多了。許多晉升、組織團隊、申請項目等學術資源都默認沒有“帽子”就沒有機會。
另外,科研工作中的“繁文縟節”依然存在。項目申請、結題的流程繁瑣,不盡合理的格式上、形式上的條條框框屢見不鮮,科技人員往往需要投入大量復雜的重復性、低技術含量的勞動。
此外,不少優秀的科技骨干也是單位中學術單元的負責人(如高等學校系主任、科研院所實驗室主任等),被納入行政干部系列管理。這讓他們為非學術事務分心太多,也為他們從事國際學術交流帶來許多不便。
青年科技人員是我國科技事業的未來和希望,現在是我國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生力軍,未來是建設科技強國的主力軍。我們一定要真正重視和關心廣大青年科技人員,創造條件讓他們心無旁騖安心科研。
應切實減少“帽子”類型和數量。減少政府部門對高等學校、研究機構的評比、評估和排名。對少量而必要的評估,盡量不把“帽子”作為指標。
應提高廣大青年科技人員的待遇,使他們不需要通過取得“帽子”來提高收入。讓“帽子”和待遇脫鉤,不允許用人單位根據“帽子”把人分為三六九等。
應簡化基礎研究類型基金的申請和結題流程。比如,基礎研究項目由于其不可預見性,可以不要求給出項目的技術路線。
應允許高校和科研院所里擔任中層干部的學術骨干(如系主任、實驗室主任等)選擇是否要行政級別。對于那些不要行政級別的雙肩挑的科技人員,按普通科技人員管理,不納入干部管理。
(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