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向發力的天津實踐>住津全國政協委員風采
有力助推鄉村振興
齊成喜委員建議:以點帶面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人民政協網3月8日電(記者李寧馨 通訊員魏天權)加快推動現代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健康發展,有利于完善基礎制度、加強能力建設、深化對接服務、健全指導體系,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面臨著哪些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政協副主席、民革天津市委會主委齊成喜帶領調研組對天津地區現代農業經營主體調研發現,2017年約有27.3%的耕地由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經營,2022年天津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經營面積已達50%以上,預計再過5至10年,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的經營面積可能達到70%以上。
“調研組認真分析后認為,制約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土地經營權流轉不順暢、農業經營效益不高、農田基本建設欠賬多,農田水利、土壤改良、路網配套等建設差距較大,社會化服務水平低、自然災害和政策不持續等因素。”在齊成喜看來,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將面臨關鍵期,其健康發展狀況將直接影響農業規模化經營,影響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影響糧食產能和糧食安全,進而影響農業現代化進程。
“要健全政策體系,推動扶持政策落實。”齊成喜建議,農業主管部門要聯合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分類制定不同區域、不同生產帶和不同經濟水平地區發展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的指導意見和路線圖,幫助落實糧食補償等關鍵政策,針對主要制約因素,出臺并落實支持提升家庭農場經營水平、培育有影響力的合作社帶頭人、提升合作化股份公司創新力和競爭力的精準政策。
“要在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基礎上, 重點關注統防統治、機械化、抗旱排澇等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在齊成喜看來,一方面,應立足農產品區域布局推進基層農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另一方面,支持規模經營主體開展社會化服務,對規模經營主體領辦農機服務、統防統治、抗旱排澇等專業合作社, 在開辦運營、技術培訓等方面予以扶持, 在用油、用藥、機械設備等方面給予補貼。
齊成喜建議,開展東中西、南中北不同區域,糧棉油、肉蛋奶、菜果水等不同農產品生產帶的現代農業經營主體試點,結合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試點,及時總結經驗,解決發展中的問題,以點帶面推動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健康發展,成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力量。
“調研中我們還發現,家庭農場等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大規模經營的水果、蔬菜、牛羊畜禽等產品未納入保險覆蓋范圍。同時,由于保險理賠程序復雜、手續煩瑣,災后賠付難度大、比例小,往往難以真正達到保險目的。”對此,齊成喜呼吁,要以農業保險多元化為方向,以增強現代農業經營主體抵御自然和市場風險的能力為目標,不斷加強農業保險研究,促進農業保險快速健康發展。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