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 呂婉瑩)“俗話說,‘鹽堿地里種莊稼,十年九不收’。鹽堿地對農作物相當‘不友好’,會導致農作物脫水、枯萎、燒苗……”3月7日下午,在民建界別委員圍繞“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進行的協商會上,吳志明委員一語道出鹽堿地對農作物的危害。會上,10位民建界別委員與參會的國務院部委負責同志一起,為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開展協商。
鹽堿地治理難度大、成本高、周期長,特別是治理后的土壤改良需要更長時間,有“土地頑癥”之稱。吳志明建議,堅持“以種適地”“以地適種”相結合的耐鹽堿品種開發思路,加強科研聯合攻關、國際合作以及科技揭榜掛帥,推進相關生態修復和耐鹽堿品種優化實驗。同時,推廣國內外利用淺井抽排、客土回壤等物理技術改善鹽堿土質,引入有機物和微生物技術,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等化學干預改良鹽堿含量等經驗做法,改善土壤排水條件,增加土壤透水性,減少鹽分在土壤中的積累。
近年來,我國耐鹽堿作物育種已初步形成良好基礎,一系列改良、治理鹽堿地的新技術也不斷涌現。馬華東委員介紹,2017年以來,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薩爾縣用油頁巖改良沙化鹽堿地試驗種植了沙棘、棉花、西瓜、南瓜等作物,長勢收成較好,施用油頁巖的棉花地塊比傳統地塊每畝可多產20公斤左右。
“要加大鹽堿地綜合治理成果應用推廣和技術創新。”楊培君常委建議,重點加強耐鹽堿水稻、玉米、小麥等主要農作物品種選育和以節水技術、排水技術、耕作技術為核心的綜合治理技術攻關;制定鹽堿地治理評價標準,及時開展水鹽監測與動態平衡分析,為新技術應用、新品種推廣、治理效果評價提供科學依據。
李俊林委員表示,可堅持“分類施策、創新驅動”原則,充分運用現代科技,針對鹽堿地改良項目建設專門的科技示范園區,引進和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打破部門分割,依托先進技術進行研究示范、集成創新,探索科學管理和利用鹽堿地的途徑。
人才是科技賦能鹽堿地綜合利用的核心環節。薛寒委員建議,成立專家指導組、科技支撐組和耐鹽堿作物種業科技創新團隊,組建由科技企業、高等院校、農科院所等科技工作者組成的科創聯合體,深入鹽堿地改良、育種、生產一線提供治理和技術支持。“還可以構建產學研用融合創新發展平臺,創建新型農業科技創新與服務體系,打造專業合作社、科技合伙人、專家工作室等創新服務載體,系統開展耐鹽堿品種選育及配套豐產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工作。”薛寒說。
部委負責同志表示,委員們的意見建議中肯務實,將會認真研究,并在以后加強與委員們的協商溝通,共同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