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生態環境與高質量經濟發展互促共進的協同發展區域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發展態勢穩定向好,長三角強勁活躍的增長極功能得到進一步鞏固提升。2000年至2021年間,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增長超10倍,植被覆蓋度提高超10個百分點,二者耦合協調程度持續增長。特別是在中共十八大之后的10余年間,經濟與生態的協同程度實現了階梯式躍升。長三角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地區,不僅在經濟發展上走在前列,生態文明建設更是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得益彰,以杭州、寧波和南通為代表的區域內41個城市,均保持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相對均衡。
同時,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仍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比如國土安全保障基礎還不穩固,耕地保護壓力依然突出,長江經濟帶糧食產量占全國的比重呈持續下降趨勢;生態空間安全邊界受到擠壓,鄱陽湖、洞庭湖等河湖濕地面積萎縮;產業結構性、布局性風險突出,“黃金水道”現代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壓力并存等。
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與經濟協同發展,要嚴守紅線,筑牢國土安全屏障。嚴守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紅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扎實推進“藏糧于地”戰略,將耕地保護置于國土空間開發大局中,持續推進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加強中低產田改造和鹽堿地開發利用。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加快制定監管指標體系,完善調查監測監管的制度和標準規范,定期開展全流域生態保護成效評估,強化執法監督,建立考核機制。
要協同推進,強化系統性治理。穩步推進生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建設,遵循自然生態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和關聯性,整體施策,統籌推進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態要素的統一保護、統一修復和協同治理;多措并舉,分區、分類、分級開展模塊化生態保護。加強區域治理協同融通,促進治理效能最大化,以目標協同、政策協同和工作協同為抓手,堅持省際共商、生態共治、全域共建、發展共享,以全流域協同聯動形成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綠色化發展的整體合力。
要轉化優勢,譜寫發展新篇章。提升“金山銀山”的含綠量,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重化工業減量化、集約化、綠色化發展,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和迭代升級,引導生態脆弱地區發展與資源環境相適宜的特色產業和生態產業,培育壯大綠色低碳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增強長三角的輻射帶動能力。加大“綠水青山”的含金量,建立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機制,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構建跨省生態資源權益交易機制和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打造長江經濟帶新型綠色經濟增長點。
(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民盟中央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