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向發力的天津實踐>住津全國政協委員風采
教師準入機制、教育體系化設計需完善
全國政協委員孟冬梅建言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人民政協網3月7日電(記者張原)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打造高水平教師隊伍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所在。當過教師、校長,現在分管教育工作的孟冬梅委員最關注的是教師隊伍建設。通過走訪調研各中小學校,她發現當前教師隊伍,尤其是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準入機制、教育體系化設計等需完善。
“以德為先”標準不夠突出,難以培養出“好教師”。在孟冬梅看來,高校師范專業在招錄環節僅以高考分數為唯一標準,缺乏對擬錄取生源從教潛質的科學考察。學校教師招聘考試主要采取筆試、面試形式,同樣不能全面考察準教師從教動機,難以準確判斷準教師是否具備合格的道德修養、教師職業素養。部分青年教師以解決就業為目的加入教師隊伍,僅將教育教學看作一份普通工作,缺乏職業認同感和對學生成長負責的強烈責任感。
同時,教師教育體系化設計不完善,教師能力尚存短板。職前教師教育實踐導向不明顯,“教學做合一”落實效果不佳,對職前教師課堂駕馭能力、課程設計能力、教育理念認知能力的培養還不夠充分。職后教師教育同樣以理論知識學習為主,在實踐層面缺乏足夠的針對性和指導性,部分青年教師教育教學實踐經驗過少,對學生成長規律、認知特點把握不準確,全過程、全方位育人能力會比較欠缺。
孟冬梅在天津部分中小學調研中還了解到,當前青年教師心理抗壓能力普遍較低,思想成熟度不夠。尤其是“90后”甚至“00后”青年教師大多是獨生子女,成長生活環境較為優渥,心理抗壓能力普遍較低,面對挫折、逆境缺乏足夠的心理調適能力,遇到師生之間、家校之間出現的各類復雜情況問題,易產生急躁、自我懷疑等負面情緒,難以妥善處理,有的會影響教學工作,
“要提高師范專業入學門檻,加快完善教師招考環節設置,細化考核標準,對教師認同感和教師職業素養等方面進行著重考察。”孟冬梅建議嚴格教師隊伍準入機制,把好入門關。做到既考慮準教師的“能教性”,也考慮“適教性”;既重視準教師專業知識儲備水平,更全面衡量其基本的職業操守和行業素養水平,真正選拔出有強烈教育熱情、有一定從教天賦的教育人才。
“做好頂層設計,把握教師職前專業發展關鍵期,做好嚴格而系統的培訓體系設計,切實提高教師教育課程體系與中小學教學實踐之間的契合度和緊密性。”有著豐富基礎教育教學管理經驗的孟冬梅委員提出,打造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增強專業性至關重要。相關部門要綜合考慮不同階段教師所需的培訓內容和方法,完善職后教育體系,強化師徒傳承,推動教師實踐技能不斷強化。
“發揮德藝雙馨老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以言傳身教激發青年教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建優建強各級各類師范院校,才能培育好苗子。要進一步加強制度設計,強化政策傾斜,把師范教育做優做強,以高質量教師教育培養一批又一批頂尖的教育專業人才,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教師隊伍中。”孟冬梅認為,強教必先強師,在加快推進“國優計劃”,拓寬優秀青年教師來源的同時,需扭轉部分師范院校辦學水平相對不高,社會認可度整體落后于綜合性大學現狀。同時,加強典型宣傳和輿論引導,營造尊師重教良好氛圍,讓教師真正成為受社會尊重和令人向往的職業,不斷提升教師對自身職業的認同感和幸福感。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