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碳中國 能源擔當>要聞
團結凝聚力量 奮斗鑄就偉業
——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開幕側記
本報記者 江迪 包松婭 王碩
龍騰盛世,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團結奮斗,高質量發展再譜新篇。
3月4日,沐浴在初春暖陽里的北京一派勃勃生機。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在京開幕,來自34個界別的2000余名全國政協委員肩負重托、滿懷豪情,齊聚首都共商國是。
再次沿著人民大會堂的石階拾級而上,全國政協常委、江西省工商聯主席謝茹依然難忘去年的情景。2023年“兩會”,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謝茹圍繞“支持‘興村’企業發展 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發言。
帶著總書記的囑托,主題教育期間,謝茹繼續圍繞“發揮鄉鎮商會作用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深入調研,團結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家,增強家國情懷,增強先富帶后富、促進共同富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釋放巨大潛能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在主題教育中,我注意到,廣大民營企業家能夠深刻認識到自身發展完全得益于黨的領導和國家的進步與發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日益成為他們的思想和行動自覺。我們要把他們團結好、引導好,把他們的作用發揮好,努力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大力量。”謝茹說。
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電投原董事長錢智民剛剛獲得2023年度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履職獎,隨著2024年的開啟,他更加意識到使命在身、重任在肩。
“過去一年,是全面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我們按照總書記要求,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緊扣‘蓄勢未來’,在光伏、風電、氫能等領域開拓出一系列原創技術策源地,新能源生態體系不斷完善。”作為全國政協委員,錢智民牽頭調研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積極圍繞國企改革、能源轉型等建言獻策。“我將發揮所長,貢獻專業力量,利用好政協這個大平臺,努力為推動我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下午3時,萬人大禮堂內,主席臺帷幕正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光彩熠熠。
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前來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當習近平總書記邁著堅定步伐步入會場時,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大會準時開始,會場內全體起立,雄壯的國歌聲響徹萬人大禮堂。
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代表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報告工作。
——堅持中國共產黨對人民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把牢履職正確政治方向
——強化政治培訓,提高政治能力和履職本領
——完善工作制度體系,夯實履職制度基礎
——堅持問題導向,提高調研議政質量
……
精煉務實的報告,充分展現了政協2023年的工作成績,繪就了2024年工作藍圖。
完成各項議程,開幕會結束。
走出人民大會堂,委員們信心滿懷。
“王滬寧主席所作的報告,旗幟鮮明、立意高遠、求真務實,通篇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總結一年來全國政協的履職實踐,科學謀劃新一年的各項工作,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導性。”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市政協主席王立平說。
王立平表示,過去一年,新一屆全國政協聚焦“國之大者”深入協商,緊扣“民生關切”傾情履職,以發揮獨特優勢、服務中心大局的具體行動,充分彰顯了人民政協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的擔當作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扎實推進專門協商機構建設,拓展協商渠道、創新協商形式、提升協商質量,擴大基層群眾有序政治參與,不斷探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地方實踐,努力以“政協之為”匯聚發展合力。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全國政協圍繞多個文化議題開展專題協商、調查研究。這都激勵廣大政協委員,更好服務文化強國建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一級演員郭蓉說。
郭蓉表示,中華五千年文明積累的優秀歷史文化,正如“源頭活水”般滋養著華夏大地。“我將團結更多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踏踏實實地深入人民大眾,用心去感受大眾需要什么樣的文藝作品、需要什么樣的文藝工作者。立足新時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守正創新,推出更多屬于這個時代能與大眾共振的高質量文化產品,為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做出更大貢獻。”
“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過去一年,全國政協心懷‘國之大者’,共議發展大計,恪守為民之責,創新開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為推進共同富裕作出貢獻。”全國政協常委、民建廣西壯族自治區委會主委錢學明說。他表示,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加強戰略腹地建設,引導產業有序轉移,既是打造富有韌性、先進可靠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現實需要,也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錢學明已連續多年提交相關“東西協作 產業轉移”的提案。“今后,我將在這個領域持續開展調查研究,通過既說又做、建言踐行,為推動實現共同富裕作貢獻。”
仰望春風輕撫的藍天,深吸清新的空氣,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湖地所所長張甘霖內心倍感振奮,“這些年,我們努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初見成效,從高原到草原,從森林到湖泊、濕地,生態系統不斷得到修復,綠色健康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更加得到重視和鼓勵。”
過去一年,作為新成立的環境資源界的委員,張甘霖多次參加了圍繞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調研,深感黨和國家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行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中國式現代化打好綠色基礎。他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圍繞事關國家糧食安全、水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等水、土資源環境議題,履職盡責,為擦亮中國式現代化生態底色貢獻力量。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從委員們的履職成績中,我們可以看到蒸蒸日上的中國影響力持續擴大。”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長利心潮澎湃。
“近年來,包括中廣核在內的廣大中國企業多層面開展國際合作,全力擴大‘朋友圈’;主動融入項目所在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5年來,中廣核為15個國家提供了超過2500億度的清潔電力,為共建綠色‘一帶一路’貢獻了清潔能源力量。”面對未來,楊長利表示,將通過自身過硬的產品、科學的管理,展現“中國力量”、講好“中國故事”,推動更安全、更具競爭力的高科技低碳技術在全球應用,合力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全球生態安全,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作出更大貢獻。
接續奮斗,砥礪前行。
發揚優良傳統,牢記政治責任,委員們必將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積極建言資政,廣泛凝聚共識,加強自身建設,與全國人民一道振奮龍馬精神,以龍騰虎躍、魚躍龍門的干勁闖勁,開拓創新、拼搏奉獻,共同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編輯:賈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