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大家談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特邀評論員 潘碧靈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舉措。我們要堅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推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進一步優化,國家“雙碳”目標穩妥推進,重點領域實現高質量綠色低碳發展,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高效有效。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要堅持以“兩山”理念為指引。以“兩山”理念為指引,就是要凝聚起推動綠色轉型發展的磅礴力量。各級黨委政府要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始終保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各地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積極探索生態產品的價值實踐形式,自覺當好生態文明建設的引領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各行各業要嚴格履行生態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加快自身綠色低碳轉型,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行動;廣大群眾也要從我做起,自覺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生產方式,深入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在積沙成塔中取得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之效。
以“兩山”理念為指引,就是要正確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系,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抓好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以高品質生態環境助推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某些國家對我技術封鎖。習近平總書記前瞻性地提出“新質生產力”重要論述,極具理論創造力、戰略洞察力和實踐指導力。加快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堅持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基石,堅持以創新為核心,堅持以產業為載體,才能開辟發展新領域、塑造發展新動能、構筑競爭新優勢。
要堅持創新驅動,加速新質生產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強勁增量”要依靠創新“關鍵變量”來撬動,在強化科技攻關中突破新技術,圍繞高端芯片、工業母機、量子模擬等領域,以關鍵共性、前沿引領、現代工程、革命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進行科技攻關,鍛造更多“國之重器”。在布局重大科創平臺中塑造新優勢,加大國家大科學裝置培育力度,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體建設,成立世界一流新質生產力研究院,形成鏈接國際優勢創新資源、突破產業安全關鍵技術、催生創新型產業的平臺節點。
要堅持產業扶持,激發新質生產力活力。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和科技領軍企業,發展壯大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激發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獨角獸”企業,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搶抓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三個賽道,加快傳統產業深度轉型升級,統籌謀劃培育氫能、細胞基因技術、深海深地空天、類人機器人等未來產業的全國布局。大力推進“AI+”賦能工業發展,加快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推動更多企業上云用數賦智,著力拓展新質生產力發展新空間。
要優化要素配置,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要培育高素質人才隊伍,布局特色產業區域,引進具備交叉研究能力的未來產業人才團隊,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更多“大國工匠”。要提升高質量金融服務水平,組建用好國家產業投資基金集群,完善適應新質生產力需求的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務體系。要建好高品質基礎設施,超前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算力等新型生產性基礎設施和智慧養老、智慧教育等新型社會性基礎設施建設,多管齊下推動優質生產要素向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高效配置。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要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新時期。全面綠色轉型,要求全社會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共同推動綠色發展。一是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發展綠色旅游;二是持續推進“光盤行動”,堅決制止餐飲浪費;三是鼓勵綠色出行,推進城市綠道網絡建設,深入實施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四是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提升垃圾分類管理水平,推進地級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全覆蓋;五是構建綠色低碳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眾參與機制。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湘潭大學校長)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