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大家談 主席論壇 委員說話 同心論壇 議事廳 政協網評 微言大義

首頁>要論>大家談

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在鄉村

2024年02月22日 11:18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建設美麗鄉村,需要深刻認識鄉村的特殊性;需要有比建設美麗城市更大的投入和耐心;需要推動農業綠色發展;需要生態文化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協同推進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并將打造美麗鄉村列為“美麗系列”建設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實現共同富裕最大的難點和最艱巨的任務在農村”,同樣,建設美麗中國最大的難點和最艱巨的任務也是在農村。因為,無論是生活條件、居住條件,還是教育條件、醫療衛生條件,無論是基礎設施、科技水平還是社會服務,目前的農村與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而城鄉差距又導致了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涌入。

建設美麗鄉村,需要深刻認識鄉村的特殊性。鄉村是與城市相對應的地域綜合體,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等多重特征和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在社會經濟發展中,鄉村以其特殊的產業結構、地理條件,承擔著保障農產品供給和糧食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僅從生態保護角度看,許多鄉村位于重要生態功能區,鄉村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至關重要,甚至包括國家公園在內的各類自然保護地中也分布著大量鄉村。如總面積達19.07萬平方千米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青海境內就涉及玉樹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內的治多縣、曲麻萊縣、雜多縣、瑪多縣、格爾木市等5縣(市)的15個鄉(鎮),戶籍人口11.56萬人。又如,總面積為1280平方千米的武夷山國家公園,福建境內就涉及南平市的武夷山市、建陽區、光澤縣、邵武市4縣(區、市),戶籍人口3000多人。

建設美麗鄉村,需要有比建設美麗城市更大的投入和耐心。“我國發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農村基礎設施有了明顯改善,但往村覆蓋、往戶延伸還存在明顯薄弱環節。”因此,建設美麗鄉村,需要扎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需要因地制宜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統籌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需要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有效治理農村生活污水、垃圾和黑臭水體。因為鄉村的空間分散、基礎薄弱的特征,這將是一場不亞于脫貧攻堅的又一個“攻堅戰”。

建設美麗鄉村,需要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目前,農業面源污染形勢依然嚴峻。據《2022年中國生態環境統計年報》顯示,2022年,排放源統計調查范圍內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2595.8萬噸,其中農業源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1785.7萬噸,占68.79%;氨氮排放量為82.0萬噸,其中農業源氨氮排放量為28.1萬噸,占34.27%。因此,特別需要加快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技術集成創新和推廣應用,加強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廢舊農膜分類處置,進一步聚焦農業面源污染突出區域強化系統治理,深入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

建設美麗鄉村,需要生態文化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協同推進。在鄉村建設方面,一要科學推進鄉村綠化美化,注重鄉土植被恢復和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注重土地利用結構的合理性,以提升農業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服務功能。二要反對簡單化的“面子工程”,需要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和鄉村風貌引導,因為中國傳統村落的空間形態多樣、文化成分多元,蘊涵著豐富深邃的歷史文化信息,不僅成為鄉村社會有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文化”與“母文化”。三要深入挖掘農業文化遺產生態與文化智慧和多功能價值,持續提升農業的氣候韌性。我國悠久的農業發展歷史和多樣的生態地理條件,勞動人民創造了數量豐富、類型多樣的農業文化遺產系統,蘊含著人地和諧的生態文明理念、環境友好的生態農業技術與結構合理的生態文化景觀,對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業綠色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例如,世界第一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掛牌村——青田縣方山鄉龍現村,因其特色鮮明的民俗文化、世外桃源的生態環境,獲得了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100個特色村莊”和省級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等榮譽。又如,舉世聞名的云南紅河哈尼梯田,2007年就成為國家濕地公園,2010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1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8年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其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的“四素同構”復合生態系統,結構合理、功能完備、景觀優美、產出多元,彰顯了“天人合一”的生態文化內涵和“道法自然”的農業生產方式,2023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助推鄉村振興”案例和全國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十佳”案例。此外,在第一批“美麗中國”主題郵票上,就有江蘇興化垛田、廣西龍勝龍脊梯田等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只要我們持續努力、久久為功,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必將呈現在我們面前,并成為美麗中國的一道亮麗風景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


(作者閔慶文,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北京聯合大學特聘教授)

編輯:付振強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 | 日本精品在线亚洲视频看看 | 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 | 伊人成伊人成综合网222 | 亚洲第四色色色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