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講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故事>河北
“愛心超市”里的鄉村治理密碼
“家用水壺、電飯煲、保溫杯、洗衣粉、玩具……這么多的生活用品,都可以在‘愛心超市’兌換,不僅省了錢,還能促使村民多做好事兒,多參與村集體的事兒。”在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天橋鎮下山嘴村的民建愛心超市里,林海燕大姐笑著對記者說。
1月24日,“講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媒體記者團走進民建中央鄉村振興示范村——下山嘴村,深入了解村里的愛心超市,探索鄉村治理密碼。
豐寧309個行政村設立“愛心超市”
豐寧,位于北京正北180多公里,過去曾是國家級貧困縣。1991年,民建中央將豐寧作為扶貧重點聯系縣,自此開始長達30多年的幫扶歷程。
“民建愛心超市”便是民建中央幫扶豐寧的一個縮影。
記者團走進下山嘴村“民建愛心超市”,只見超市內商品琳瑯滿目、種類繁多。
△民建中央駐下山嘴村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呂令瀟(右二)和下山嘴村黨支部書記石峰(右一)向記者介紹愛心超市運行情況。
據下山嘴村黨支部書記石峰介紹,“民建愛心超市”不是普通超市直接售賣的經營模式,而是以積攢積分的方式兌生活物品?!按迕駛兛梢酝ㄟ^做好人好事、積極參加村集體活動、樹立優良家風等多種方式獲得愛心積分,再以積分兌換物品。”
下山嘴村有399戶、1263人,過去村里交通條件差、產業基礎薄弱,主要以傳統的種植業為主,村民收入微薄,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不僅如此,村民脫貧內生動力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
2018年9月,民建中央派駐豐寧黃旗鎮樂國鎮窩鋪村駐村第一書記羅鋒在村里建立了第一個“民建愛心超市”,也是豐寧首個“愛心超市”?!按迕駛兪艿健龊檬骂I生活用品’的激勵,參加集體活動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勤勞致富的干勁越來越足,村容村貌發生了明顯改變,試點收到了預期效果?!绷_鋒表示。
“‘民建愛心超市’試點成功后,民建中央引導民建各級組織在豐寧縣各鄉鎮、街道捐建‘民建愛心超市’。”民建中央駐下山嘴村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呂令瀟向記者介紹說,截至目前,“愛心超市”覆蓋全縣26個鄉鎮和1個街道,共308家,該項目共記錄好人9.2萬人次、好事7.9萬件,參與物品兌換7.3萬人次。2022年10月,“民建愛心超市”成為國家鄉村振興局36個社會幫扶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第一批典型案例之一,也成為助力鄉風文明的有力抓手。
“小積分”兌出文明新風尚
翻開下山嘴村“民建愛心超市”的兌換記錄本,上面詳細記載著村民們因為各類好人好事攢積分來超市兌換的物品:電熱水壺(150分)、背心(90分)、菜板(50分)……
△天橋鎮黨委書記趙欣(左二)向記者介紹愛心超市積分和生活用品兌換登記情況。
這些積分是如何攢出來的?
“幫忙照顧孤寡老人、幫助看護小孩、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都可以經過村‘兩委’和村民代表組成的‘評議小組’確認后,領到相應的積分,而且所有的好人、好事,都會及時通過村里的廣播、宣傳欄等形式公示公開,每月將進行一次集中兌換?!笔褰榻B說。
記者現場了解到,近年來,豐寧縣愛心超市管理制度、貨物進出登記制度、公示公開制度等不斷完善,設置了物資配備、捐助、出入庫明細臺賬,嚴格積分兌換流程,有序推進,確保規范運營。
“扶貧先扶志,扶志既需要倡導,更需要機制引導?!眳瘟顬t談到,如今各個村子實施了愛心積分公示制度,公示后方可兌換物品;物品捐贈與發放情況定期張榜公示,接受捐贈單位及村民監督。通過評比、表彰先進,讓受表彰者有榮譽感,同時再以實物進行獎勵,讓村民得到了實惠、有了動能,村民們開始積極主動做好事,自覺抵制壞風氣,鄰里之間互幫互助蔚然成風,家庭內孝老愛親、夫妻和睦漸成風尚,參與公益性勞動、扶老扶弱等集體活動顯著提高。
“愛心超市”背后的民建力量
如今,呂令瀟作為民建中央派出的第一書記,正帶著陳詠、陳世榮兩位隊員在下山嘴村駐村。
看到民建中央宣傳部四級調研員羅鋒隨記者團前來,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和激動,笑著調侃道:“愛心超市能發展得這么好,羅書記是首倡者啊!”
愛心超市能在豐寧普及開來,民建各級組織發揮了重要作用。記者在下山嘴村民建愛心超市進門的墻上看到,愛心捐贈公示牌上清清楚楚地記錄著2023年以來各級民建組織給下山嘴村“民建愛心超市”的捐贈明細——北京民建捐贈日化產品,價值21.8萬元;河北民建捐贈羽絨服,價值20萬元;重慶民建捐贈愛心書包、文具套裝480套,價值8016萬元……
由于民建愛心超市的普及,豐寧在脫貧攻堅的國家考核中獲得了加分。近年來,“民建愛心超市”在豐寧鄉村事務管理中,給村民帶來了正能量,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皭坌某?道德銀行”的扶志新模式也日漸完善。
“2021年4月我駐村結束回到北京,這次時隔三年重新回到豐寧,看到‘民建愛心超市’快速普及已經超過我當時設計創辦的初衷,非常高興!”羅鋒說,希望大家能齊心協力,繼續維護好、管理好、運營好“民建愛心超市”,在推進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多的作用。
(“講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
記者:李木元 周佳佳 劉乙潼 陳姝延 汪凱 徐康輝 李玉禎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