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大家談 主席論壇 委員說話 同心論壇 議事廳 政協網評 微言大義

首頁>要論>大家談

走中國特色發展之路 全面建設金融強國

2024年02月08日 08:36  |  作者:方潔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2024年1月,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戰略高度,深刻闡述了推動中國金融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的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金融強國建設目標和實施路徑等一系列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為新時代金融強國建設奏響了時代強音,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中共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正確決策下,我國金融事業發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目前,我國已成為重要的世界金融大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銀行體系,第二大保險、股票和債券市場,外匯儲備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普惠金融走在世界前列,金融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金融高質量發展要求在強大的經濟基礎上,建設包含具備強大的貨幣、強大的中央銀行、強大的金融機構、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強大的金融監管和強大的金融人才隊伍的“六大金融要素”的金融強國。強大的主權貨幣是金融強國的基石,強大的中央銀行是金融強國的中樞,強大的金融機構是金融強國的微觀基礎,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是金融強國的標志,強大的金融監管是金融強國的保障,強大的金融人才隊伍是金融強國的依靠。六大核心要素,相互聯系,相互支撐,融為一體,描繪出中國特色金融強國的宏偉藍圖。

金融強國建設必須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與西方發達國家的金融發展不同,中國金融強國建設必須遵循中國金融的本質規律,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八個堅持”。“八個堅持”既遵循了現代金融發展的客觀規律,更體現了適合中國自身國情的鮮明特色。其中,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最本質特征和根本要求,是中國金融發展的最大制度優勢所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是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顯著特征,是金融工作人民性的充分體現。

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實現金融強國藍圖需要明確具體的實踐路徑和主攻方向。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大體系”:科學穩健的金融調控體系、結構合理的金融市場體系、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系、完備有效的金融監管體系、多樣化專業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體系。金融調控體系的科學穩健強調的是,宏觀金融政策為實體經濟穩定增長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力度,優化資金供給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市場體系、金融機構體系、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金融基礎設施體系的完善和優化,強調的是疏通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渠道,有效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有效提升資金融通效率;完備有效的金融監管體系強調的是提升金融監管的有效性,確保金融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

金融強國建設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樹牢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為此,必須著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系統性風險。要不斷完善金融監管體制機制,實現金融監管全覆蓋。同時,要持續加強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不斷提升監管專業性、權威性和透明度。壓實監管責任,加強中央與地方監管協同,健全監督問責機制,加大監管問責力度,強化“對監管的監管”。

金融強國建立在金融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基礎之上。擴大對外開放不僅有利于提高我國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和能力,更能增強我國金融的國際競爭力和規則影響力。要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增強開放政策的透明度、穩定性和可預期性,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在有效規避匯率超調的前提下進一步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加大對共建“一帶一路”的金融支持,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但是,金融開放不能“一放了之”,必須統籌開放與安全,穩慎把握好節奏和力度,實現開放與安全的動態平衡,守住國家經濟金融安全的底線。

建設金融強國,必須堅持法治與德治結合,踐行培育“誠實守信,不逾越底線;以義取利,不唯利是圖;穩健審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創新,不脫實向虛;依法合規,不胡作非為”的中國金融文化,凸顯金融強國的軟實力,擦亮了金融強國建設的中華文化底色。

(作者方潔,系全國政協委員,民建湖北省委會副主委、湖北經濟學院院長)


編輯:張佳琪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看片国产在线 | 色五月激情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日本 | 日本人成ⅴ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国产视频一级日韩欧美网站 | 中文字幕成人乱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