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4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政在協商
牢牢把握新時代“最大的政治”
——廣東省委書記與政協委員共話持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
人民政協網1月29日電(記者 林儀 揭春雁)1月22日,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看望參加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科協、環境資源界、農業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與大家深入交流,聽取意見和建議。委員們聚焦“持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這一主題,立足所在界別和本職崗位實際,結合前期調研談認識、說體會、提建議,現場氣氛熱烈。
土地是產業興旺和生活富裕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載體。省政協農業農村委主任陳祖煌建議,全力推進黨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落地落實,采取以獎代補形式,鼓勵農民開展承包地自愿互換,培育小農戶轉型升級,擴大家庭規模經營,引導成立專業合作社,聯產聯合發展規模農業和二三產業,夯實農村綜合體制改革根基。
省政協委員馬洪寧則就金融支持“百千萬工程”提出建議:搭建政府與金融機構的數據共享機制,定期向銀行推送有貸款需求的經營實體信息。
如何利用科技賦能“百千萬工程”也是委員們聚焦的重點。省政協常委趙淦森建議打造“百千萬工程”的感知和評價體系,建立縣域產業和城鄉協同發展天眼平臺,實時進行數據收集和監測,依托知識產權大數據對產業科技發展進行感知研判和干預引導,智能適配高校資源與縣域產業發展需求,引導縣域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省政協委員杜麗清則提出,加強涉農職業教育,促進地方與高校共建“科技小院”“農科教合作基地”,推進涉農人才培養與鄉村振興需求精準對接。
鄉村不僅是發展的“潛力板”,也承載了人們對“美麗鄉愁”的向往。委員們在獻計鄉村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十分注重保護鄉村自然生態。省政協委員何春就提出,要推廣綠色農業生產技術理念,減少化肥農藥等化學品的使用,強化廢棄物處理,打造綠色農業產業園。而省政協委員徐明則建議推廣分布式光伏技術,打造鄉村新能源體系。
黃坤明認真聽取委員們的發言,不時插話交流,充分肯定委員們緊扣中心大局積極履職盡責、踴躍建言獻策,提出的意見建議具有針對性、建設性、操作性,要求省有關部門認真梳理、充分吸收,體現到今年的具體工作中。他希望,廣大政協委員牢牢把握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新時代“最大的政治”,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努力為廣東現代化建設凝聚合力多作貢獻,推動全省上下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建設現代化的良好局面。
省政協主席林克慶表示,廣大委員要緊緊圍繞推動“百千萬工程”履職盡責,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協商議政,助力做好區域協調發展這篇“大文章”,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