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4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政在協商
作品“佳”更要人品“佳”
——河北省政協委員熱議文化名家工作室建設
文化名家工作室已成為展示城市形象的文化符號。如何發揮好名家工作室作用?在河北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曹郁、寇學臣、葛昌秋三位省政協委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談了各自的觀點和看法。
“文化名家工作室建設如雨后春筍般,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各個層面都有,形成了繁榮局面。”曹郁說,文化名家工作室如何做到良性、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寇學臣認為,關鍵是選好人,要嚴格把關遴選。“真正選擇專業水平高、人品道德好,能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還要有情懷、勇于擔當、愿意做這件事情的人。”寇學臣說。
“對,這是首個要素,不可或缺。”葛昌秋表示贊同。他說,所謂的文化名家,除了作品“佳”,更重要的是人品“佳”,真正把文化送進千家萬戶才能叫“名家”。
葛昌秋說,建工作室、掛牌都很容易,工作室關鍵是“工作”,要干什么,能為城市發展發揮什么作用。可持續發展就得有人來,名家培養人也好,自己創作也好,要把藝術生態和文化生態帶起來。
對于文化名家工作室的帶動作用,曹郁結合陶瓷工藝美術創作說,要把藝術與百姓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兼具藝術品位和使用功能,才能更好融入百姓生活,進入千家萬戶。百姓享受了藝術熏陶,才能把文化藝術傳播得更廣。
寇學臣持續10年推動開展大型書法教育公益項目“燭光計劃”,為偏遠鄉村書法教育推廣普及發揮積極作用。他說,名家發揮帶動作用關鍵是要往下走,沉到市級、縣級,上下互動,形成有效帶動作用,促進整體文化藝術繁榮。
“老百姓平時夠不著教授、大家,名家走下去才能有效影響帶動群眾,更好讓文化自信在基層扎根。”葛昌秋說,強調文化高質量發展,打造文化高地,名家工作室建設是一個點,如果連點成片、形成聲勢效應,對增加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建在百姓當中,讓百姓真正參與進來,是名家工作室設立的初衷。曹郁建議,對文化名家工作室建設的經驗做法進行總結,讓名家工作室產生更大影響,進一步豐富百姓文化藝術生活,提升城市品位,產生良好傳播效應。(記者 高新國)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