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為首都高質量發展 貢獻政協力量>委員好聲音

王先進委員:地鐵保護區安全離不開“科技助防”

2024年01月24日 13:31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1月23日電(記者 張佳琪 康亮 王星星 袁世鼎 賴仁杰 謝阿愁 馬嘉悅 李京)地鐵也有保護區,你知道嗎?

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上,100件2023年度優秀提案獲表彰,其中,一件聚焦地鐵保護區安全的提案位列其中。提案人正是交通領域的“老面孔”——北京市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先進。

王先進2

地鐵列車在線路上運行必須確保沿線周邊環境安全,沿線周邊環境內的各種活動不得對地鐵運行安全造成威脅,這個空間稱作保護區。王先進表示,地鐵乘客密集,空間密閉狹小,事故救援難度大,設立保護區十分必要。“比如施工造成保護區內異物侵限、結構損壞,保護區內危險品泄漏等,都要堅決避免。”

王先進分析,未來北京市地鐵仍將快速發展,線路加密、延伸,保護區范圍不斷擴大,單純依靠人工巡查發現保護區異常的方法已難以適應新形勢。環境帶來的影響細如牛毛,地鐵保護區安全可謂是如履薄冰。“同時,地鐵全自動運行技術方興未艾,在安全方面帶來了新挑戰。”在調研中,他發現我國保障地鐵保護區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健全,跨部門的協調配合還需加強。他表示,“為有效防范地鐵保護區‘灰犀牛’事件,我們的應對工作要更快一點,更實一點。”

王先進3

針對強化保護區內風險研判和防范,王先進建議城建部門牽頭,依托城市更新工程,摸清地鐵周邊管線分布和健康狀態,強化保護區內施工審批和過程監督,發現異常及時預警防范。同時,應急管理部門牽頭,完善保護區內災難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建議推廣保護區管理物防、技防措施。”他說,應強化科技支撐,將地鐵保護區范圍內的地質、水文、管線、設施等監測數據納入城市信息模型(CIM),準確掌握風險源的實時狀態,及時發出預警。同時指導運營企業因地制宜應用北斗衛星遙感、電子圍欄、視頻監控、無人機、傳感等技術,提高保護區安全巡查效率。他表示,“只有系統性加強防范措施,才能筑牢安全防火墻。”


編輯:張佳琪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日本无在线码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幕 | 日本天码AⅤ片在线电影 | 香蕉亚洲欧洲在线一区 |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