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4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新聞動態
大連市政協全會聚焦科技創新
激活“帶土移植”科技成果轉化潛力人民政協網1月10日電 大連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提出“六個建設”的目標任務,其中之一是“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打造高能級科創平臺體系、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生態、推進創新成果本地轉化和產業化……今年市政協全會期間,“科技創新”話題備受關注。
“科技成果轉化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根本途徑。”九三學社大連市委會建議,加強市校協同發展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頂層設計,健全定期協調議事制度,規范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市校協同發展項目申報辦法,建立以績效與貢獻為導向的政府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長效機制。舉辦“帶土移植”引進項目和人才團隊活動,加強人才與企業撮合對接,提高頭部企業本地配套率、科技型企業增長率、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
來自民營企業的胡劍鋒委員表示,以往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多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花費巨大卻收效甚微,原因在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并非經營主體,對市場需求不敏感且缺乏經營能力和產業化能力。他建議以孵化器為抓手,用企業家思維發掘科技成果,更好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讓科技創新更快變成生產力。
“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民革大連市委會建議,支持和提升企業自我創新能力,設置企業科技創新專項補貼,表彰科技創新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加快培育一批領頭企業,落實科技創新型企業扶持獎勵政策。通過政府搭建平臺、企業積極參與等方式破解人才、資金、技術、轉化等方面難題,鼓勵國有企業擴大研發、民營企業創新發展。
促進科研成果落地,錢從哪里來?著眼有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民盟大連市委會提出,可以通過設立“后期資助項目”支持科研成果落地大連。后期資助項目可仿照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的設立方式,針對已經完成或基本完成設定目標的項目給予資助。“此類項目通常需要完成實驗室試驗階段,取得可評估的試驗結果,由政府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試驗結果進行評估,以確定資助立項。”民盟大連市委會在提案中表示。(呂東浩)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