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政協奮進新征程
政協奮進新征程丨奮楫新程廣聚力 “二次創業”顯擔當
4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廣州同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非正式會晤時指出,廣州是中國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1000多年前,廣州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起點。100多年前,就是在這里打開了近現代中國進步的大門。40多年前,也是在這里首先蹚出來一條經濟特區建設之路。現在廣州正在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繼續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
關懷厚愛,語重心長,激發了廣州干部群眾無窮的奮進力量。中共廣州市委發出號召,以再出發的拼勁干勁闖勁全力以赴推動“二次創業”,奮發有為開創廣州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市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工作部署,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的廣州實踐建言資政、凝聚共識,助力廣州高質量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
??? 學深悟透,殷殷囑托化為共識動力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共識是動力的源泉。市政協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作為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推動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貫通融合、一體推進,在學懂弄通做實中感悟殷切囑托、領悟思想偉力、體悟使命擔當,激發團結奮進動力。
“要系統、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準確把握廣州城市特點、政協工作特色、個人能力特長,弘揚敢闖敢干的優良傳統,集中精力把擅長的事情做好做優做強,以強烈的責任感和進取心展現使命擔當?!苯衲暌詠恚姓f舉辦黨組、機關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班,完成6次集中學習研討,黨組書記、主席李貽偉3次作專題輔導,引導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堅定信心、勠力履職。
10月29日,廣州市政協機關干部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開班。今年以來,市政協安排黨組成員、機關黨組成員主講專題黨課51次,圍繞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舉辦機關黨員干部培訓班,機關各黨支部開展11個批次專題學習,多次組織機關青年理論學習小組學習研討,推動政協機關率先把對總書記的感恩感激之情轉化為做好政協工作、廣州工作的強大動力。
民心聚則事業興。市政協著力發揮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作用,建立健全理論學習“五學聯動”學習體系,辦好廣州政協大講堂和委員培訓班,專題開設“高質量發展委員談”“羊城文史·廣州工業文化遺產”等媒體專欄,提升文史展示中心建設水平,舉辦“廣州印跡”系列展覽,把理論學習、凝聚共識融入履職全過程各方面,引導委員不斷增進“四個認同”,引導群眾讀懂廣州、熱愛廣州、奉獻廣州。
親切關懷,春風化雨,潤澤嶺南大地。市政協用好廣州毗鄰港澳的優勢,積極支持和參與省市區三級政協共建港澳青年人文交流基地,組織港澳委員召開線上線下學習會議30多場,組織省市區三級、穗港澳三地政協委員開展“凝聚廣泛力量”專題調研和互動研討,積聚起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磅礴動能。
??? 縱橫聯動,“十”字履職匯聚智慧力量
推進“二次創業”,續寫廣州新輝煌,既要干在實處,也要干在難處。
面對新時代新征程對政協履職的新要求,市政協提出打造“十”字履職新模式,以提案為中心、以協商為紐帶,縱向上加強與全國、省、區政協的“串聯”,橫向上加強與黨派團體、政府部門、兄弟城市和市民群眾的“并聯”,協商范圍上堅持擴容擴面,協商建言上堅持提質提效,全方位拓展政協履職的廣度深度效度。
聯合調研、聯動協商,資源共用、成果共享……政協這個巨大的“智慧池”被激活。市政協圍繞“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強企業家文化建設,營造敢干敢闖敢投的人文環境”,分別協助全國政協和省政協開展調研協商;圍繞“加快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廣州市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等議題,分別與有關單位開展聯合調研。
城市發展的關鍵在人才,人才培養的基礎在教育。市政協把“推動廣州教育高質量發展”作為助力廣州再造新優勢的破題之策,聚合全市各級政協組織之力,與市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各區政協開展聯合協商議政,堅持久久為功、善作善成,形成了組織嚴密、職責清晰、運行順暢、成效明顯的聯合履職新局面。
廣州市政協還積極探索跨地區政協的聯動,與福建省龍巖市政協開展對口合作,建立常態化對口聯絡聯系機制,積極落實兩地政協年度12項對口合作項目,攜手推動兩地委員企業落地“新能源汽車電池數字化回收平臺”項目,促進兩地政協聚合優勢、共同發展。
串珠可成鏈,積跬能致遠。“科學確定普職比例,提高普通高中入學率”“進一步提升河涌水岸治理成效,打造高品質濱水活力公共空間”“產業平臺與科技創新載體項目建設”等26個課題,經過扎實調研、深入協商,為推動解決發展難題提出務實之策。
??? 搭建平臺,協商根基深植百姓群眾
民意所趨,就是協商所向。市政協堅持把協商根基牢牢扎在群眾之中,著眼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精心打造“百姓提案”品牌。以提案為抓手,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傾聽民聲、匯集民智,把政協協商民主優勢,轉化為群眾有序政治參與、有效凝聚共識的暢通渠道,形成“開門提案、務實履職”的廣州探索。今年6月,市政協“百姓提案”征集平臺正式上線。
兩地相鄰幾百米,開車卻要繞行近40分鐘,城市“斷頭路”往往給群眾帶來這樣那樣的煩心事。通過“百姓提案”征集平臺,群眾提出了打通寧埔大道、臨江大道兩條“斷頭路”“瓶頸路”的意見建議。相關建議很快被市政協專委會和政協委員認領并培育成提案。在提案辦理推動下,相關部門加快推動有關建設工作,“斷頭路”打通在即。這一工作成果得到市委主要領導的點贊。
截至9月底,市政協已在“百姓提案”平臺收到群眾建議356件,全部轉交政協委員認領培育或由有關單位參閱辦理。群眾代表梁浩斌提出的“關于增加廣州滑板場的建議”,由市政協港澳臺僑外事委和香港地區市政協委員鄭旭深化培育成正式提案,得到市政協主要領導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的重視,推動廣州計劃新建或改造10個滑板場,覆蓋8個行政區,并通過廣州市青少年滑板錦標賽等賽事,進一步助推了滑板運動的普及與發展。
協商于民、協商為民,是人民政協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內在要求。廣州市政協持續發揮“有事好商量”民生實事協商平臺作用,持續聚焦民生議題,把協商場景搬到群眾中間,推動政府職能部門與政協委員、群眾代表的協商更直接、更充分、更有效。
同時,市政協著力建強臺僑、法制、城建資源環境等專業顧問團隊,新建立經濟工作專家顧問團隊。按照“有負責人員、有固定場所、有管理制度、有工作計劃、有履職成果”的標準,規范打造市政協委員工作室,并與區、鎮街聯合共建174個委員工作室,全方位推進線下線上“委員之家”兩種形態共同發力。通過借力專家顧問,賦能政協委員,市政協履職建言的“外腦”更強大,聯系群眾的“外延”更擴大。
??? 務實重效,雙向發力彰顯擔當作為
向高而攀,只有求真務實,方能行穩致遠。市政協堅持重實踐、重質量、重成效,以規范高效的協商機制,鍛造“人人都是研究員”的智庫型政協骨干隊伍,通過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廣州經濟社會發展謀良策、建真言。
9月22日,市政協十四屆五次常委會會議審議和通過了兩個重量級專題議政報告:《關于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和《關于加強基礎研究對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源頭供給能力的建議》。報告提出的意見建議得到與會常委和政府職能部門的高度認可。
一張張成績單見證了市政協篤行實干的履職歷程:圍繞“推進廣州農業高質量發展”開展專題協商,提出意見建議,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肯定;“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與管理,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專題調研,建言推動健康廣州建設;圍繞“建強建實‘2+2+N’科技創新平臺”,探索組織企業走進科研院所開展成果轉化精準對接;圍繞“推進都市工業高質量發展”深入調研,提出健全市級都市工業政策體系等意見建議,被有關職能部門采納運用;圍繞“做優做強粵菜美食名街”深入調研協商,推動改革餐飲投資審批流程,協商打造上下九、北京路等粵菜傳統美食名街重塑工程;圍繞“高標準高水平建設廣州老年醫院”等提案進行督辦或對辦理情況開展“回頭看”,提案成果得到進一步落地落實……
邁上新征程,展現新擔當。廣州市政協將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緊緊扭住推動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聚焦廣州“二次創業”再出發積極獻計出力、凝聚共識,為廣州繼續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貢獻智慧和力量。(記者 林儀 通訊員 李健)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