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講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故事>河北
“講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河北省阜平縣
人民政協網保定12月15日電(記者李木元 高新國 周佳佳 康亮 陳姝延 李京 袁世鼎 許義甫 李玉禎)12月14日下午,“講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來到革命老區河北省阜平縣,參觀了城南莊鎮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和阜平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并在阜平縣教育扶貧展館與保定市政協和阜平縣政協相關負責同志進行座談交流。
△“講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媒體記者團參觀阜平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人民政協網記者 康亮 攝
媒體記者團先來到位于阜平縣城南莊鎮的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1948年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同志率中央機關由陜北向西柏坡轉移,途經城南莊。毛澤東在此居住、工作了46天。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阜平縣城南莊召開了中央前委和中央工委會合以后的第一次書記處擴大會議,史稱“城南莊會議”。會議決定以中共中央名義發布“五一口號”。“五一口號”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
△“講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媒體記者團參觀阜平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人民政協網記者 康亮 攝
“中共中央提出的‘五一口號’,得到了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熱烈響應。此后,經過反復、多次、具體地協商,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團體等界別代表組成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于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隆重開幕。”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教學部副教授趙岐山對記者介紹說,“五一口號”的發布,揭開了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各團體、各族各界人士協商建國的序幕,奠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基礎。
之后,媒體記者團參觀了阜平縣職業技術學校,該校創建于1994年,由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長期大力支持,2018年學校遷址阜平縣經濟開發區,新校區占地500余畝,建筑面積24萬多平方米。目前,這所新校園已是一個集中職、高職、“3+2”高職、“3+4”本科、成人教育和短期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職業學校,現有在校生8000余名。該校先后榮獲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北京·燕太片區職教扶貧協作區”牽頭學校、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等榮譽,是全國在革命老區推動教育扶貧的典范。
△“講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媒體記者團在阜平縣教育扶貧展館,與保定市政協和阜平縣政協相關負責同志進行座談交流。人民政協網記者 康亮 攝
座談會上,保定市政協宣傳和委員聯絡委員會主任孫獻光,阜平縣政協副主席王照堂和秘書長谷慶紅分別介紹了保定市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阜平縣堅持和發展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推進多黨合作事業及通過搭建政協協商平臺促進民主黨派組織履職盡責的有關情況。
“講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由人民政協報社指導,人民政協網承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支持。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央視網、中國新聞網等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團結報和河北省屬主要媒體等近20位記者參加采訪活動。
編輯:賈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