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講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故事>遼寧

在沈陽,探訪民主人士北上足跡

2023年12月08日 07:57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12月8日電(記者 李木元 王金晶 周佳佳 王晶 謝阿愁 王亦凡)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揭開了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各團體、各族、各界人士協商建國的序幕。大批民主人士響應“五一口號”奔赴解放區參加籌備新政協活動,其中,遼寧沈陽是這段重要歷史的見證地之一。

11月18日至19日,“講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記者團來到沈陽,探訪民主人士北上參與籌備新政協活動的足跡,感受民主人士的獻身精神和家國情懷。

沈陽站留下民主人士北上重要足跡

在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勝利南路,有一棟由紅色磚體結構、綠色鐵皮屋頂、白色飾帶線腳組成的建筑,在高樓林立的現代都市中顯得風格迥異。這就是沈陽站,此前又稱沈陽南站,最早建于1899年,是東北地區及遼寧省的鐵路樞紐。

2

“歷經百年滄桑,沈陽站早已超出了一座火車站的概念。到這里坐火車,一定要了解一下它背后的歷史故事。”遼寧省政協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辦公室張愷新介紹說。

從1948年9月到1949年9月,根據中共中央的決策和部署,共組織接送350多位民主人士陸續踏上北上之路,秘密到達解放區。其中,在北平解放前,李濟深、沈鈞儒、馬敘倫、郭沫若、陳其尤、章乃器等三批民主人士,冒著生命危險,從香港等地輾轉來到沈陽。

為何選擇沈陽?張愷新介紹說,1948年11月,隨著沈陽解放,遼沈戰役勝利結束,考慮到沈陽作為東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中共中央安排民主人士前往沈陽繼續討論新政協籌備事宜。

“沈陽南站是民主人士到達沈陽的第一站。”張愷新介紹說,三批“北上”民主人士中,有兩批經由沈陽南站抵達:1948年12月6日,從安東(今遼寧丹東)登陸的馬敘倫、郭沫若等第二批“北上”民主人士乘安沈鐵路列車抵達沈陽南站;1949年1月10日,從大連港登陸的李濟深等第三批民主人士乘專列抵達沈陽南站。至此,三批從香港北上的民主人士共聚沈陽,共同為新政協的籌備集思廣益、建言獻策。

1949年2月10日,“北上”民主人士在沈陽南站乘專列前往撫順、長春等地,參觀東北解放區新貌。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共中央決定新政協的籌備地點改在北平。2月23日下午,李濟深等30多位在沈陽的民主人士從沈陽南站乘坐“天津解放號”專列出發前往北平。

“1950年5月,沈陽南站更名為沈陽站。今天的沈陽站,既是一座見證了百年風云的歷史建筑,也是現代化的交通樞紐,每天迎來送往無數旅客。”張愷新說。

“北上”民主人士第一次公開亮相

沈陽市和平區民主路上,有一座外觀比較陳舊的六層灰色船型建筑——沈陽市文化宮,每當夜幕降臨,這里的劇場燈火通明,文藝演出十分火熱。

“現在看這座建筑不太起眼,但在20世紀40年代,這里可是沈陽的最高建筑物,也是當時沈陽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的影劇院之一。它的原名叫平安座。那個年代,能到平安座看場電影,絕對是很時髦的事情。”張愷新介紹說,1948年11月沈陽解放后,“平安座”更名為“宏大電影院”,更名后承擔的第一項重大任務就是迎接“北上”的民主人士。

1949年1月26日,中共中央東北局、東北行政委員會、東北軍區以及東北各界人民代表舉行盛大會議,熱烈歡迎為籌備新政協會議北上東北解放區的民主人士。人們沉浸在歡慶的喜悅之中,得知要迎接參加新政協會議北上民主人士,宏大電影院張燈結彩,紅旗招展,做了充分準備。在宏大電影院舉辦的這次活動,是民主人士到東北后的第一次公開亮相。

“在宏大電影院,李濟深、沈鈞儒、馬敘倫、郭沫若、譚平山、彭澤民、蔡廷鍇、章乃器等20余位民主人士分別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表達了對協商建國和光明的期盼。”張愷新說道。

《我們對時局的意見》在遼寧賓館醞釀起草

在沈陽探訪民主人士北上足跡,有一個地點尤其令人注目——遼寧賓館。

推開古式旋轉門,步入遼寧賓館,大堂臺階兩側的歐式拱券廊柱,雕刻典雅的天花板和華麗的吊燈,內部墻壁上的綠色瓷磚,窗戶上的彩色玻璃……歷史古韻中,透著精致與奢華。

據遼寧賓館餐飲部經理高見介紹,遼寧賓館建成于1929年,日偽時期稱為大和旅館,日本投降后更名為沈陽鐵路賓館。沈陽解放后,這里成為東北行政委員會交際處所在地。1954年,這座賓館更名為遼寧賓館。在新中國成立前,這里一直是沈陽設施最完善、最豪華的賓館之一。

5

“1948年12月至1949年2月,從香港北上東北解放區籌備新政協的30余位民主人士曾入住沈陽鐵路賓館,在這里多次舉行時事報告會、座談會,還舉辦過聯歡晚會和茶話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主要創始人馬敘倫的孫女,沈陽市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主任馬今向記者介紹。

“沈鈞儒與郭沫若創作的非常著名的詩‘一串秧歌扭上樓,神燈枉為日皇留。光明自有擎天炬,照澈千秋與五洲’,便是在這里完成的。”走上純手工鑲嵌的牛皮樓梯,馬今介紹說。

北上期間,在沈陽的李濟深、沈鈞儒、馬敘倫、郭沫若等34位民主人士,同在河北省平山縣李家莊的21位民主人士共計55人,于1月22日聯名發表《我們對時局的意見》,表示對毛澤東發表的《關于時局的聲明》堅決支持,并宣告“愿在中共領導下,為推進中國革命和建設新中國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除了沈陽站、沈陽市文化宮、遼寧賓館,記者團還陸續探訪了魯迅文藝學院舊址、中國醫科大學南門禮堂等民主人士曾經活動的場所。“這些老建筑大都保存完好,有的依然在發揮著原有功能。歷經歲月的磨洗,它們已經成為沈陽這座英雄城市的歷史文化名片。”張愷新表示。

1949年2月23日,在林伯渠等陪同下,民主人士從沈陽轉赴北平,踏上籌備新政協、建立新中國的“光明行”。隨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勝利舉行,新中國如一輪朝陽,在東方地平線上噴薄而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新型政黨制度順應新時代,取得新發展,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彰顯出獨特優勢,也為世界政治文明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馬今表示,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來時的路。我們追尋70多年前民主人士北上足跡,就是為了深入了解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來源和發展歷程,更加堅定不移做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實踐者、推動者、維護者。


編輯:張佳琪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三级亚洲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AV高清手机在线 | 中文字幕中出在线观看 |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阿v免费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精品 亚洲国产性色A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