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講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故事>遼寧
75年前,馬敘倫為何撰文歡呼“太陽就要出來了”?
“太陽就要出來了!”
這不是我們登高遠望等待旭日東升時的直抒胸臆,而是75年前,著名愛國民主人士、中國民主促進會主要創始人馬敘倫在《群眾》雜志上撰文時的一句歡呼。
馬敘倫直白質樸的感情抒發背后,有哪些歷史故事?
近日,由人民政協網承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支持的“講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媒體記者團來到遼寧沈陽。馬敘倫的孫女,沈陽市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主任馬今向記者講述了這段歷史。
△中國民主促進會主要創始人馬敘倫的孫女,沈陽市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主任馬今。
1948年4月30日,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中央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發布,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五一口號”一經發布,立即得到了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以及海外僑胞積極響應。
“身在香港的祖父,從廣播中聽到中共中央發布的‘五一口號’,非常興奮,他認為這些口號‘給新中國前途帶來無限的喜慰’。”馬今談到,祖父馬敘倫在《群眾》雜志上撰文《讀了中共“五一口號”以后》,歡呼“太陽就要出來了……全國人民一致在期望著人民自己的民主政權早一日成立,期望著真正的人民革命的領導者——中國共產黨給以啟示,現在實現了。”
“祖父在文章中還指出,這次的口號,是歷史上重要的文獻,轉捩時局的曙鐘……”馬今說,在香港期間,祖父馬敘倫和民進其他領導人開會積極討論如何參加新政協。1948年7月31日,民進在港理事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中國民主促進會擬提出于政治協商會議之行動公約及政治綱領》,這個《綱領》的基本精神與后來1949年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是一致的。
△1948年11月,馬敘倫(左)與郭沫若于所乘“華中號”。
不久,馬敘倫就在中共黨組織的安排下,和郭沫若、許廣平、陳其尤、侯外廬、沈志遠等人一起,乘坐掛葡萄牙旗的華中號輪船于1948年11月23日離開香港北上,于12月3日到達東北解放區。“祖父和其他民主人士北上,不是一段旅途,而是一種選擇,是對光明的選擇、道路的選擇。”馬今說。
記者:李木元 周佳佳 王晶 謝阿愁 王亦凡
視頻:宋寶剛 袁世鼎 汪凱 賈冬 劉冠雄
編輯:洪琳
審核:周佳佳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