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政協奮進新征程
政協奮進新征程·哈爾濱篇丨巴彥縣政協:“1158”工作法拓寬服務界別群眾渠道
巴彥縣政協堅持守正創新、踔厲奮發,通過“1158”工作法等途徑,不斷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到實處,引領廣大界別群眾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
縣政協通過建立并發揮鄉鎮政協工委作用,引領政協委員深入貫徹落實“1158”工作法,即:每名委員聯系一個“界別責任區”、每名委員聯系一批“界別群眾聯系人”、推廣應用聯系界別群眾“五渠道”、做到聯系界別群眾“八必訪”,使政協工作的觸角延伸到鄉鎮,讓政協履職更接地氣。
縣政協突出界別組織優勢、專業優勢、人才優勢,探索實踐政協委員聯系界別群眾“1158”工作法,建立了5個界別委員工作站,完善了各界別委員工作站的機構設置、制度建設和委員活動計劃,更好地發揮了界別工作站學習、履職、聯誼的平臺作用和界別的特色優勢。
新的界別委員工作站建立以來,縣政協組織開展界別委員“進社區活動”,界別委員實地參觀,聽取關于創建友好型社區的情況介紹;宣講《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將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傳遞到基層一線,充分發揮委員聯系界別群眾作用,推動人民政協履職工作向基層社區延伸。
與此同時,縣政協通過探索開展鄉鎮政協工委“1+3+X”協商模式(即政協工委成員+鄉鎮政府負責人、業務工作負責人、村民代表+相關問題提出人),在鄉鎮、村委會開展協商民主活動,從而豐富協商形式,增強基層協商的實效性。
為貫徹落實《政協黑龍江省委員會委員聯系界別群眾暫行辦法》,巴彥縣政協開展了“政協委員之聲”活動。要求全體政協委員站在密切聯系界別群眾、服務大局的高度,發現并收集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急難愁盼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問題,不設置字數限制和圖片要求,大事小情均可,力求實事求是,原汁原味地反映基層存在的問題和意見建議。縣政協辦公室統一收集匯總意見建議,形成“政協委員之聲”簡報,報送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閱示。縣委、縣政府督辦室牽頭,把反饋問題逐項分解到相關部門和鄉鎮,跟蹤問效,落實整改。截至目前,“政協委員之聲”活動已開展5期,共計收到意見建議66條,采納相關問題線索25條。
“政協委員之聲”活動的開展,為政協委員向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建言獻策提供了“一站式”服務,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意見建議征集和受理的溝通機制,以信息直達的方式,打造了方便快捷的社情民意“直通車”,讓“1158”工作法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巴彥縣政協通過一系列新舉措,打造出面向基層、服務群眾、政治協商向社區基層延伸的特色品牌,進一步匯集各界別真知灼見,引導委員增強界別意識,拓寬服務界別群眾渠道。
新一屆縣政協通過政協工作延伸,更好地發揮了界別作用。鄉鎮政協工委圍繞經濟、農業農村、教育、衛生、社會事業等方面深入調查研究,形成專題協商報告60余篇、調查報告300余篇、社情民意信息180余篇,促進了相關問題的有效解決,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政協智慧和力量。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