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大家談
城市更新需有機有序有力進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城市是規?;巳簬淼娜?、情、事、理、法的復雜集聚。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城市及文化建設的系列重要指示,做好城市更新工作需要立足古今中外城市建設的經驗基礎,站位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國家發展要求、民族復興使命,以系統思維、前瞻思維、全局思維加以建設、推進。
日前,筆者隨全國政協赴江西景德鎮、九江等地圍繞“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主題開展專題視察活動,在景德鎮市就歷史文化名鎮和街區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活化利用、老舊小區改造、人居環境改善等情況,在九江市城市文體設施、水環境治理、完整社區建設、歷史文化街區創新、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項目,進行深入調研走訪。
在調研中,筆者從以下四個維度對城市更新工作進行觀察:一是資源,這是一個城市結構特色的基礎和稟賦框范,特別體現為既有文化的傳統承續上;二是創新,這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支撐,主要體現在人力資源、科技運用方面;三是服務,這是城市宜居和發展的基礎,新型城鎮化必定是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四是建設能力,這體現著城市更新的動能與實力,考驗著城市工作的頂層設計、有機架構和重點分層等是否結合實際,執行能力是否到位。
城市是個有機生命體,如果把城市比作一棵樹,城市更新的整體推進,一要“深根”:要扎根人民,將“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作為基本理念,以公眾的生活更美好更舒心為出發點;二要“強干”,在發掘一個城市獨有的歷史文化內涵的同時,順應城市發展規律確立發展方向。三要長“新葉”,在保護好原有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的基礎上,以漸進務實的態度做好產業升級。總的來說,推動城市更新有機有序有力進行,需要因地制宜,做好“三著力”“三更新”。
“三著力”,是指在部門統籌上著力,進一步打破城市工作管理中機制存在的條塊分割困局,打通城市更新管理的關節,做好先統籌、再協同的工作部署和落實;在制度完善上著力,做好事關城市建設的政策、制度體系健全工作,讓城市更新有章可循;在各相關主體的各歸正位、各司其職上著力,對于政府、經營主體和市民群眾的責權利,應進一步出臺細化、具體可操作法規。在國家頒布原則性統一法規基礎上,執行政策交由各城市,基于城市建設實際,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后制定,并據此嚴格執行。
“三更新”,一是基礎設施更新。做好基礎設施補短板工作,讓老街區煥發出新活力,讓城市更安全更具韌性。二是形象建設更新。要化宏入微、巧妙布局,杜絕大拆大建,急功近利,要以功能優化為關鍵,強化微改造、面修復,有計劃引入數字化、智能化先進科技手段,進行城市特色文化元素的“細胞性植入”;三是城市的服務品質更新。政府部門可尋求政策、市場以及多方協同、合作模式,引導更多社會力量加入、融入城市更新工作,努力以精準服務為要求,以專業品質為追求,形成城市服務品質的加快提升,提升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色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