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大家談 主席論壇 委員說話 同心論壇 議事廳 政協網評 微言大義

首頁>要論>大家談

發揮基礎教育的基點作用必須把握好三個關鍵

2023年11月16日 09:49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馬春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基礎教育搞得越扎實,教育強國步伐就越穩,后勁就越足。”這一重要講話,充分彰顯出基礎教育對于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性,為新時代發揮基礎教育的基點作用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首先,發揮基礎教育的基點作用,關鍵在于對“基礎”的準確把握。基礎教育作為教育體系大廈的“地基”,必須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引,緊緊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邏輯起點和主題域,在眾多基礎教育理論思潮中探索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獨特范式,以推動教育強國和科教興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

基礎教育要為建設教育強國奠定思想基礎。基礎教育作為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同和強大凝聚力的起始階段,需吸收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道路上的寶貴經驗,守正創新,科學理解并闡釋新時代我國意識形態本質,守好學生意識形態養育的第一道“關卡”。

基礎教育要為“完整的人”夯實素質基礎。新時代兒童應該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兒童,即全面發展的“完整的人”。為實現這一使命,需要回歸教育本真,幫助學生在生命屬性上實現“人”的獨特性與豐富性,兼顧身體和心理健康的雙重向度,體格強健、心靈完滿、精神富足;需要正確處理好“廣度”與“深度”的關系。“完整的人”既要具備綜合知識、技能和素養,還要在特定領域出類拔萃,這要求基礎教育不僅為學生提供多領域的知識和素養訓練,拓寬認知視野,亦要基于學生的興趣發掘其專長所在;應當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家國胸懷、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其次,發揮基礎教育的基點作用,關鍵在于對“基點”的精準定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強國建設,基點在基礎教育,龍頭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龍頭”的角色與其服務于國家戰略的功能定位密切相關,對基礎教育具有引領作用。如何錨定“龍頭”?首先,要關注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戰略方向與重大變革,以把握好新時代教育發展的“變”與“不變”。其次,要關注高等教育的知識生產轉型,即關注高等教育領域的研究成果,充分挖掘“龍頭”對于基礎教育的智庫作用和智慧資源。最后,打通與高等教育的資源共享,積極開展教育合作必要且重要。

新時代的基礎教育位于“黨-政府-學校”“家-校-社”縱橫交錯的層次結構中,這種三位一體、共同參與的有機整合系統能夠形成合力,弱化功利主義教育傾向,重構基礎教育生態,進而釋放基點力量之一——回歸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新時代基礎教育,需持續深化“教育共同體”在調整結構性矛盾方面的作用,強化育人實踐的主體協同性,回歸育人初心。基礎教育不僅是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基礎,也是終身教育和可持續教育的前提,這構成了基點力量之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新時代基礎教育要從“教育大概念”的整體視角制定改革實踐方案,深入貫徹“終身發展觀”,培養學生受益終身的意識與能力。

第三,發揮基礎教育的基點作用,關鍵在于對“路徑”的正確選擇。新時代基礎教育的行動邏輯,需要充分考慮“五育”的現實意蘊與時代價值。“德的養成、智的學成、體的形成、美的化成、勞的干成”是新時代“五育”的目標追求,也是新時代學校教育健康有力、和諧發展的重要秘籍。德、智、體、美、勞各自的教育價值對人的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些作用共同構成了“五育并舉”“五育融合”的價值前提。新時代基礎教育的路徑選擇,需要堅持核心素養導向,從“五育并舉”走向“五育融合”。核心素養是由不同思維、知識、技能綜合而形成的集合體,基礎教育不是學生核心素養形成的終點,而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開端,從“五育并舉”走向“五育融合”,是核心素養轉化和落地的必經之路。


(作者系民建中央科教委副主任、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編輯:付振強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开心五月在线 | 日本中文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乱码精品不卡 | 亚洲区不卡顿区在线观看 | 亚洲青涩天堂六月天在线视频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观看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