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大家談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準確把握國際環境深刻復雜變化,堅持以開放發展理念引領新時代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構建發展,加快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高水平推進改革開放和國際合作,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并逐步健全。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制度優勢顯著,物質基礎雄厚,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基本面長期向好的發展格局日益凸顯。新形勢下,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構建更為完善的產業發展體系,著力提升產業發展韌性。要深刻把握并遵循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規律,深入推進產業開放合作,從要素供給和市場需求兩側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推動我國產業深度融入世界資源、生產、研發、設計、創新、貿易、流通、金融、運輸、物流、營銷、信息、知識、教育、科學等體系。進一步完善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引導外資更多投向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醫療、教育、文化、電信等領域開放進程。提升國家級經開區、邊合區、跨合區、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臺發展能力,建設先進制造業、科技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協同創新平臺。加強國際供應鏈保障合作,建立重要資源和產品全球供應鏈風險預警系統,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深入落實外商投資法及其配套法規,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優化營商環境,健全促進和保障境外投資政策和服務體系。
打造更為完備的對外貿易平臺,著力提升貿易綜合競爭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等對外開放高地建設,增強對外貿易綜合競爭力,實現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積極推進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優化貿易結構,積極擴大進口,推動貿易投資協調發展,加快發展貿易新業態,推動外貿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優化服務進出口結構,加快服務外包轉型升級,推動服務貿易總量增長、結構優化、效益提升;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培育數字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建立健全數字貿易治理體系,建設“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同更多國家商簽自由貿易協定、投資保護協定。
建立更為全面的開放聯動體系,加速形成全方位開放格局。要堅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資源能力。堅持開放合作的雙循環,通過強化開放合作,更加緊密地同世界經濟聯系互動,提升國內大循環的效率和水平,從而更好爭取開放發展中的戰略主動。加快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開放步伐,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引導沿海內陸沿邊開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助推內陸地區成為開放前沿。鞏固東部沿海地區開放先導地位,實施更加主動的自由貿易區戰略,拓展開放型經濟發展新空間。推動沿邊開發開放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重點口岸和邊境城市內外聯通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是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世界好,中國才會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中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我們追求的不是中國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期待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各國一道共同實現現代化。世界現代化應該是和平發展的現代化、互利合作的現代化、共同繁榮的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就是要順應全球發展新變化,把握國際經貿規則新趨勢,堅持“開放、共享、包容、互惠、共贏”原則,推進雙邊、區域和多邊合作,構建更加科學規范、運行有效、成熟定型的開放性經濟,支持國際合作更加深入、更加務實、更加多元。
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打造開放型經濟合作新高地。要深入實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絡,持續增強我國的全球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連接能力、流動能力。創建“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擴大數字產品等市場準入,推動全球數字貿易發展,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共建“一帶一路”項目,開展務實合作;持續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等領域合作,促進綠色發展;繼續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強化科技領域合作,推動科技創新;深化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明對話,支持民間交往。加強國際反腐合作,建立“一帶一路”企業廉潔合規評價體系,開展“一帶一路”廉潔風險和企業經營管理研究,提升企業“廉實力”,讓“一帶一路”成為廉潔之路。加強能源、稅收、金融、綠色發展、減災、反腐敗、智庫、媒體、文化等領域的“一帶一路”多邊合作平臺建設,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