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要聞
在這里,看見青年與未來
未來是什么樣子?
在2023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我們找到了答案:未來,與青年緊緊相連。
今年,烏鎮峰會首次設立“全球青年領軍者計劃”,遴選全球互聯網領域優秀青年,搭建青年互學互鑒的國際交流合作平臺。自今年8月首次啟動招募以來,收到全球近60個國家和地區的優秀青年報名,互聯網領域重要國際組織、全球互聯網領軍企業以及知名學者也積極推薦人選。經評審,來自5大洲14個國家和地區的18位優秀青年入選。
11月8日,他們在“全球青年領軍者計劃”證書頒發儀式上首次亮相。在這18人的身上,有專屬于青年人的蓬勃創造力。這是時代給予青年的天賦。青年一代被稱作“數字原住民”,他們出生于數字時代,對于數字技術的使用和理解更加自然和熟練,與“數字移民”一代形成鮮明對比。更重要的是,他們習慣于通過新技術進行思考,從而創造出基于新技術的解決方案。
而在天賦之外,則是青年人主動擔當的強烈使命感。
11月9日下午,這些年輕人又出現在青年與數字未來論壇的現場。通過主題演講、跨代對話等形式圍繞互聯網技術、產業與治理,為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發出青年之聲。
廣州音書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石城川是一名重度聽障人士,為了通過人工智能讓聽障人士能夠“看見聲音”,他帶領團隊研究了7年。他說,自己堅持下去的動力,是全世界聽障人士都能夠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打破生活和學習的壁壘,實現無障礙溝通。
“青年走在數字世界最前沿,我們獲得更大機遇,也面臨更大挑戰。”韓國科學技術院科技政策專業博士生許恩甄說,她致力于通過制定政策幫助老年人和婦女群體更好使用互聯網。
就讀于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的展墨坤則專注于利用技術促進教育公平。此前,他曾編寫過一份450頁的教科書和11小時的Java入門在線課程,在國際上有超過10萬名學生使用。他希望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拓寬資源匱乏地區享受優質教育的途徑,縮小教育差距。
在他們看來,彌補數字技術發展帶來的數字鴻溝,讓不同年齡和地區的人們都能夠平等接觸互聯網,享受到數字紅利,是青年人的責任。
對于互聯網新技術的展望是什么?再過十年,人工智能的地位還像今天一樣重要嗎?技術創新要以應用驅動,還是以技術本身來驅動?如何評估數字時代的挑戰和機遇?論壇的圓桌交流環節,“老”互聯網人和“新”互聯網人的跨代碰撞火花四濺。
站在烏鎮峰會的新起點上,面向數字未來,青年潛力無限,也必將大有作為。(前方報道組 王亦凡 汪俞佳 高志民 王菡娟)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