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要聞
直擊進博會|他們在自己的節日里更忙了
11月8日,記者節,受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陳群委托,民盟上海市委會專職副主委姚卓勻赴國家會展中心,看望了參與進博會報道的盟員記者,向他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過不過節都是日均一萬步的標配。”民盟上海市委會學習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電視臺主持人、記者蔡菁菁已連續6年采訪報道進博會:“今年人更多。”
蔡菁菁說:“我是跑醫療行業的,在進博會溢出效應的助力下,加速了創新藥物的引進與落地。很多藥企在五六年前可能只有藥盒甚至圖片展出,但現在它們已經變成患者手中真實的藥物。”
民盟上海市委會文化傳媒委員會副主委,新民周刊編輯、記者金姬也是連續6年參加進博會報道的“全勤生”。“幾乎每天都泡在展館里。”金姬說為了和上海海關合作的直播節目,她現在要去兩個展館介紹5個展位,從首展的貝寧菠蘿、阿富汗石榴到基里巴斯漁獲,再是米其林63%材料可回收輪胎和mobis無人駕駛座艙。
“今天有8檔采訪。”東方網媒體經營部韋尼是民盟上海市委會文化傳媒委員會委員。聯系她時,她正奔波于各大展館。“因為項目的關系,我已經連續3年參加進博會的報道采訪了,在這里觀察、交流、探索,感知市場變化與行業趨勢,見證著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深感榮幸。”韋尼表示。
許雨舟是今年6月剛剛入盟的新盟員,但作為《中國郵政報》駐上海記者站的一名記者,他已連續5年在進博會期間進行駐點采訪。“每天與新朋友相識,與老朋友相聚,成為這場盛會中的一顆‘小小螺絲釘’。作為一名新盟員,我時刻牢記入盟初心,在自己本職崗位上發光發熱。”許雨舟如是說。
“進博會是中國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充分展現中國致力于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信心和決心,為各國共同繁榮開拓了道路,為華僑華人創造了無限商機。”民盟盟員、海外華媒《國際日報》新媒體社長章維佳今年帶領團隊開設了進博會專欄,她說:“中國擁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人口優勢、數字化優勢等,我將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國家數字化發展新機遇。”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