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為首都高質量發展 貢獻政協力量>委員風采
李然委員:以責任為先導 以創新為動力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作為來自企業的僑界政協委員,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公益事業和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論述,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注重發揮僑界統戰平臺優勢,聚焦“教育、人才、創新”開展公益實踐活動。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來自企業的僑界政協委員,我們在京港兩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發起成立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簡稱京校聯),舉辦“京港青年科技創新促進計劃”等一系列公益活動,共建京港青年科技創新合作基地,匯聚京港兩地的科技力量,促進兩地科技人才合作交流,促進研發項目開展和科研成果轉化,為推動兩地科創發展增添新動力。未來我們還將發揮服務僑界的數字化平臺優勢,整合更大范圍的國際名校僑界校友資源,服務我國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與新一輪制度型開放。
我們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心系公益,深入基層服務民眾。
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指出:“社會是企業家施展才華的舞臺。只有真誠回報社會、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家,才能真正得到社會認可,才是符合時代要求的企業家。”這一論述深刻地揭示了新時代企業家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緊密關系。肩負新的百年奮斗使命,企業家要切實擔當起社會責任,精準把握新時代的階段性特征和任務,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多年以來,在發展事業的同時,我們始終不忘承擔社會責任,回饋社會,累計捐款多達1.5億元人民幣。我們捐款支持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支持國家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資助優秀學生及貧困學生,支持北京市成立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支持北京市僑聯和北京大學共同成立“北京大學港澳研究基地”,支持清華大學法學院成立“王漢斌法學基金”“王漢斌法學研究杰出貢獻獎”等。先后捐款支持成立“清華大學港澳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兩岸發展研究院”等,為推動港澳臺與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和人才交流搭橋梁、織紐帶,為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連續三年積極參加北京市僑聯“京僑幫扶·雙百行動”精準扶貧項目,累計捐款310多萬元人民幣,主要用于精準扶助河北省阜平縣的100名貧困大學生和100個農用大棚信息化升級改造。2020年8月、2021年4月兩次親赴河北省阜平縣調研,實地考察智慧菌棚項目應用情況,了解貧困學生救助項目實施情況,助力革命老區打贏脫貧攻堅戰。2022年2月,阜平縣順利完成脫貧摘帽任務。
疫情防控期間,無論在內地還是在香港,我們積極投入到抗疫防疫工作中,捐款捐物,捐贈3輛醫用負壓救護車,向香港各基層組織捐贈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達17噸,并多次親自走上街頭參加派發口罩等抗疫物資的公益活動。在去年9月香港疫情形勢嚴峻之時,第一時間出資采購防疫抗疫物資捐贈給香港工聯會、香港社團及學校,支援基層組織和學校做好防疫抗疫工作。每逢傳統佳節,我們深入基層,慰問香港小區老人并派發節日慰問品等。
肩負新使命,啟航新征程。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開拓奮進,潮頭競帆。我們要更加心無旁騖地專注實體經濟,以胸懷天下的責任擔當與扎根大地的大愛奉獻,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編輯:朱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