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杭州第19屆亞運會>亞殘會·我在現場
他們為何樂在“棋”中?
新華社杭州10月28日電 題:他們為何樂在“棋”中?
新華社記者胡佳麗
圍棋在杭州亞殘運會上首次成為正式比賽項目,中國隊以1金2銀1銅收官。賽后記者隨機采訪到三位中國運動員,當問及喜歡圍棋的原因時,他們給出了幾乎一致的答案:圍棋很有意思。
圍棋究竟有意思在哪里?從他們后續的描述中,也許能得到更多答案。
“我對圍棋是一見鐘情的感覺,覺得圍棋可以和健全人平等、公平對戰。”亞殘運會圍棋男子個人賽亞軍謝海濤是一名脊髓性肌萎縮癥(SMA)患者,臨床特征為肌無力、肌萎縮等,比賽中他需要一名技術官員協助落子。
2009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謝海濤開始在線上自學圍棋,通過線上對弈不僅解決了出門不便的問題,還能持續提升棋力和對弈經驗。在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上,他獲得圍棋男子肢體個人賽冠軍。
“下棋很有意思,我一直想增強自己的棋力,就堅持下來了。贏一盤棋可以給我帶來快樂和自信,下棋也是我日常消遣的一部分。”棋手魏羽綸患有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從初二開始,由于肌肉萎縮導致身體沒有力氣,他逐漸依靠輪椅活動。2023年,他在全國殘疾人圍棋項目推廣活動中獲得第一名,得到參加亞殘運會的機會。
“圍棋最吸引我的是變化。圍棋中的變化很多,每一盤都是不一樣的,我覺得很有意思。”魏羽綸并不擔心變化所帶來的未知感,他說下棋勝與負都很正常,何況“還是贏的時候多”。
“就感覺圍棋有意思啊!”獲得圍棋女子個人賽第三名的葉珍珠因電視劇《棋魂》對圍棋著了迷。“雖然下棋多了有時候會有點累,但更多是享受。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就好。”
在這次亞殘運會上,選手們結識了不同國家(地區)的新朋友,互相留了聯系方式,約定以后在線上切磋棋藝。
“圍棋的別名是手談,是不太需要用言語交流的項目。即使語言不通,通過擺棋就能進行非常多的交流,這也是圍棋的魅力。”謝海濤說。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