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十四屆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創新拓展城鄉公共文化空間>發言摘登>委員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開明畫院副院長舒勇:推動社會力量更好參與公共文化服務
2019年,我在北京大興區建設了第一座正式注冊的非國有美術館,面積近5000平方米。結合親身經歷和調研了解到的情況,就進一步推動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管理、運營提三點建議:
處理好政策制定與落地實施的關系。國家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出臺了很多好政策,但到了基層往往缺乏統籌。建議進一步簡政放權,完善對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空間建設、運營、管理的政策支持體系,加強政策協調、強化政策執行、做好監督檢查。在稅費減免、土地供應、水電氣價格優惠等方面,統籌出臺更多細則,推動政策更好落地,吸引更多社會力量進入公共文化領域。
處理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如何進一步激發社會力量參與積極性、增強責任感、提高規范性,妥善處理好公益事業與商業利益的關系,確保公共文化空間可持續發展還需探索。比如將民營美術館納入美術館管理體系,放寬對鄉村文化類社會組織的登記注冊制度,探索建立良好的資助系統以補充運營所需,對公共文化空間中的收費項目予以規范,加強對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監管評估等。
處理好依托鄉村與輻射城市的關系。鄉村是孕育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鄉土文化中蘊含著守護中華文化的密碼。正是鄉土文化和浸潤在鄉土文化中的人,賦予鄉村獨一無二的辨識度,為鄉村振興帶來新的活力和方向。針對鄉村文化市場分布零散、產業化經營尚未成形的特點,以發展鎮域經濟、縣域經濟為抓手,整合政府資源,增加扶持力度,做強品牌效應,強化宣傳效果,更好輻射城市居民,促進城鄉協同發展。
編輯:付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