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議政瞬間 委員聊遼

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撐起中國未來的天空——全國政協首次“科普萬里行”活動紀實

2023年10月20日 11:37  |  來源:中國政協雜志 分享到: 

開展“委員科學講堂”活動,是全國政協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科普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中共二十大關于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是全國政協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的一項專項工作。

“老師,能不能給我簽個名?”

“我也要!”“我也要!”……

孩子們“轟”一下圍上來,將歐陽宏偉圍了個水泄不通。

孩子們的熱情,讓坐慣了“冷板凳”的歐陽宏偉有了當“明星”的感覺。他想了個辦法:“我有3個簽名的機會,但要回答我聽完講座記住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坐在第一排的甘元萌舉手說:“我記住了要勇敢,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被觸動的歐陽宏偉提筆給甘元萌寫下:“勇敢之下,人生海闊天空。”

…………

這是全國政協首次“科普萬里行”活動的現場。主講人是全國政協委員歐陽宏偉,干細胞和再生醫學專家、浙江理工大學副校長。

科普工作具有深刻的戰略價值和社會意義,迫切需要科技工作者參與其中。而開展科普工作,人民政協有著天然的優勢。政協委員里有大批科技界的代表人士,有責任有義務帶頭開展科普工作。

在第20屆全國科普日到來之際,9月15日,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向全國政協委員發出“履職盡責、科普為民,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的倡議書;同日,“委員科學講堂”舉行啟動儀式;9月22日,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還特別舉行了簡單而熱烈的出征儀式。

微信圖片_20231020111949

9月25日下午,全國政協“科普萬里行”活動現場,一名學生向趙小津委員提問。(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辦公室供圖)


全國政協“科普萬里行”就此拉開序幕。

9月25至28日,秋高氣爽,全國政協“科普萬里行”專項活動分赴安徽、湖南、四川、貴州四地。4天時間,4省10市,14位全國政協委員,28場講座,行程13000多公里……

委員們激情涌動:走!科普去!

感受科學之美

100多年前,新文化運動就將“德先生”和“賽先生”一起大張旗鼓地請進中國。于是,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掀起了一場傳播、普及科學的浪潮。

100多年后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2022年9月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

時隔一年,2023年9月15日,全國政協“委員科學講堂”活動正式啟動。

開展“委員科學講堂”活動,是全國政協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科普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中共二十大關于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是全國政協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的一項專項工作。

“這也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精神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們把服務為民和聯系界別群眾結合起來做,界別群眾在哪里,我們的服務就到哪里,要在服務中聯系,在聯系中服務,發揮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為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社會大眾科學素質作出政協貢獻。”教科衛體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同志告訴記者。

啟動儀式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協副主席施一公以“生命科學之美”為題,為700多名聽眾帶來首場科學講堂。

什么是生命科學?生命科學基礎研究是如何推動醫藥創新的?未來,生命科學是否將面對持久的挑戰和無限的可能?對此,我們應如何應對?……施一公娓娓道來,嚴謹坦誠、風趣又接地氣的講座風格,“圈粉”無數。

這就是科學的魅力!

這種魅力,我們接下來在“科普萬里行”的講座中也不止一次地感受到了……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2000多年前的叩問仍在回響。人類從未停止對宇宙的追問:光年之外有什么?

貴州,多山多江多河。全球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從貴州山間凝望天空,探尋著百億光年之外的射電信號。

委員科普,飛躍山水。9月28日上午,“航天知識”講堂在位于凱里市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第二十五小學開講啦!

“今天我跟大家聊一聊航天的夢想。”全國政協委員、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原黨委書記趙小津帶來了“探索浩瀚宇宙,放飛航天夢想”的講座。他看了看臺下坐得筆直、眼睛瞪得大大的孩子們,“我們五院是做飛船、月球探測器、還有各種各樣的衛星的。總之,我們造的東西就是在太空里飛的。”

“我們中國最早搞航天的是錢學森,大家聽說過沒有?他是一個非常著名的科學家,是中國的航天之父。錢學森先生以大氣層為界,把在大氣層以上的叫航天,大氣層以下的叫航空。”

微信圖片_20231020111956

9月22日下午,全國政協“科普萬里行”活動在全國政協禮堂前舉行出征儀式。  (人民政協報記者 姜貴東/攝)


從鳥和飛機、風箏和火箭、無人機與太空定位到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從“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到“巡天遙看一千河”……趙小津讓孩子們認識到,航天是浪漫的,科學要長上想象力的翅膀。

教室里靜悄悄的。趙小津看著這些十一二歲的孩子,心生感慨:現在是大航天時代,未來航天夢的實現要靠你們——

他與孩子們相約:“我在中國航天等你們!”

在距京1600公里外的中國科技城——四川綿陽,一雙雙充滿稚氣和靈光的眼睛也正在為探索宇宙的奧秘著迷。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孕育了詩仙李白的綿陽,自古不乏對頭頂星空的好奇和浪漫。

探蒼穹,浩渺無垠的宇宙是如何起源的?如何演化的?它的命運將走向何處?

對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蔡榮根來說,這是值得耗上一生來探索的問題。從事科研37年來,被稱為“宇宙探秘者”的蔡榮根聚焦引力理論和宇宙學,取得諸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成果。

在西南科技大學的學術報告廳,蔡榮根為師生們作了一場題為“黑洞的故事”的科普講座。伴著他生動有趣的開場,背后大屏上出現了巨幅的恒星燃燒照片,格外吸引眼球。

有的學生聽得聚精會神,有的舉起手機拍照。90分鐘的時間內,從簡單的現象到深刻的理論,蔡榮根帶著師生們在黑洞的探索史中漫游。黑洞的由來、人類研究黑洞的意義、黑洞物理研究的內容……宇宙的奧秘在學子們面前徐徐展開。

微信圖片_20231020112003

9月26日,全國政協委員蔡榮根(前排右二)在西南科技大學作講座結束后為學生答疑解惑。(郭淼/攝)


“講座中,我對M87黑洞圖片產生了思考,既然光都無法逃脫黑洞的引力,那我們是如何拍攝到它的圖片呢?”交通工程系2021級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李佳隆同學在感想中這樣寫到,“正當我疑惑不解時,蔡榮根院士為我們講解了科學家們拍攝M87黑洞圖片的原理,使我恍然大悟,讓我對宇宙的探索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

“‘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是什么?”“對,是激光。”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工業大學材料與制造學部激光工程研究院教授王璞在安徽阜陽師范大學向師生們展現了“激光”在各個領域廣泛的應用。看著同學們興奮的表情,王璞的內心一陣激動,“說不定下一個激光應用的發明者就在這學術報告廳內。”

“行程萬里的意義更加凸顯于,在不夠期待、不夠關注、不夠重視的地方,給生活環境、信息平臺更加受限的青少年們,種下一顆感知科學、好奇創新、激發熱愛、追求夢想、希望向上的種子,少時的經歷往往對成長起到重要意義。”“科普萬里行”一名工作人員感慨地說。

伏脈千里,眾行致遠。

夢想是未來的種子,科普工作者就是播撒科學夢想的播種人。

“你的講座,我要擠時間去聽”

科普伴隨科技創新而生,也驅動科技創新不斷向前。

中國未來的發展,堅持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打造科創名城,更離不開科普的“加持”。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我們湖南正致力于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今天您的講座真的太及時了,我一定要擠出時間去聽一聽。”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張健緊緊握住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樊杰的手說。

不久前,長沙市對外發布《中共長沙市委長沙市人民政府關于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奮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的實施意見》《長沙市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兩份重磅文件。

這次樊杰帶來的“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的若干科學和政策問題”科普講座讓長沙的很多科技工作者很是興奮,打造科創高地,他們急需最新的科研成果指導。

在湘言湘。樊杰從大家熟悉的長江大保護問題說開去,“整個長江經濟帶原本占全國經濟的三分之一,我們為什么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因為按照長江本身的資源承載力而言,保護問題已迫在眉睫,不保護根本不能支撐發展。”

為什么國家要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每個地區的資源稟賦不同,人類堅決要明白自己哪些該干哪些不能干,哪些干到什么程度,哪些以什么方式去干”……在樊杰看來,通過資源承載力反推我們人類改造和利用自然的這種方式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科學思想。

作為中部地區重要省份,湖南如何在主體功能區戰略指導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如何利用環境資源優勢發展旅游等產業?如何打造文化品牌,把文化和產業融合起來,形成新的產業類型,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樊杰結合自己的研究給出了建議。

“樊杰委員的報告,讓我們對主體功能區的概念從遙遠的KPI(關鍵績效指標)走到了我們身邊,從宏觀的命題走進了我們微觀的視野,對于長沙如何定位發展很有借鑒意義,很多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希望這樣的講座經常有。”長沙市政協副主席陳劍文說。

“意猶未盡”是此行經常聽到的反饋。

此次湖南之行,還有樊杰的一位同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張鳳,她帶來了關于“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經驗及啟示”的科普講座。

從歷史上三次重要的科技革命的歷史經驗,到對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總體判斷,再到未來產業革命的大致方向,張鳳不疾不徐地慢慢道來,脈絡清晰,資料翔實,給聽眾上了一堂國際科技創新發展史的“大課”。

“講座站在國際的視野、戰略的維度,特別是張鳳委員豐富專業的知識儲備,讓大家拓展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借鑒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經驗,真正了解到了長沙的差距在哪里,挑戰在哪里、機遇又在哪里,非常受益。”一位科技創新企業負責人表示。

兩場講座如此契合長沙發展實際,并非偶然。記者了解到,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對樊杰和張鳳兩位委員的邀請,正是緊密聯系地方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和重大需求的“訂單式”對接,從而使科普講座發揮出更大效應。

微信圖片_20231020112010

9月27日上午,“科普萬里行”講座在長沙市政協舉行,圖為張鳳委員在做科普講座。(長沙市政協供圖)


讓聽眾意猶未盡的不止是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把脈問診”,更有對常見病預防控制的健康科普。

正如施一公委員所說,伴隨著生命科學研究的不斷進步,人們對自身、對生命、對疾病的認識也日趨清晰。國際上醫藥衛生領域可以說每天都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現。

此次“科普萬里行”也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大家對“健康中國”的重視。

如果說科學家、院士是科普工作的“明星”,那么醫生就是此次萬里行路上的“紅人”。

“血管里的斑塊需要管嗎?”“血脂高了怎么辦?”“阿司匹林怎么吃才有效?”……

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我國人群致死、致殘的頭號殺手。在湖南益陽,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老年內科主任劉梅林關于“如何做好心血管病防治”的科普講座,吸引了一大批醫務工作者。

“對我來說,科普的意義非常重大,我要把國際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告訴大家,特別是告訴基層的醫務工作者,他們是人民家門口的健康守護者,一定不能有認識上和專業上的誤區。”劉梅林言辭懇切,為了這場科普,她推掉了對她來說很重要的一次頒獎禮,“能為大家普及醫學常識,比任何獎勵都重要。”

講座結束后,在場的醫護人員遲遲不肯離去,他們就一些常見病的用藥劑量、用藥時間等“科普性”的問題向劉梅林提問,甚至有人直接拿著病歷找她咨詢,劉梅林始終面帶微笑,不厭其煩地一一解答。

在阜陽,人民醫院岳家湖院區也迎來了全國政協委員、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劉云。看到聽眾大多是阜陽醫療界的專家和學者,她果斷把原來的主題“糖尿病的預防與治療”擴展到“醫院健康促進建設與思考”。

“劉云委員所展示的健康教育和促進工作智慧管理與場景應用系統、糖尿病信息化管理平臺與傳播體系創建及示范應用項目,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場的聽眾意猶未盡,正如劉云委員希望的,“我們就是要用實際行動,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和衛生技術人員參與醫學科普的熱情,提高全民健康意識,提升健康素養。”

在四川,醫專的大學生和醫務工作者、老年大學的“高齡學生”們等來了全國政協委員、中日友好醫院保健醫療部主任張洪春。

新冠疫情讓大家對呼吸道疾病的關注度大幅提高,“呼吸健康,一路暢通”的講座恰逢其時。

作為全國名中醫,張洪春秉著“望聞問切”的習慣,多次修改講座內容,還根據聽眾身份的不同,準備“定制化”的課件,甚至大方分享藥方。“以‘口傳心授’為主要特征的‘個性化’師承教育,仍是培養中醫藥人才和傳承中醫文化的重要方式。”

“張教授作為國內中醫界頂尖級大家,所講內容代表了中醫學發展的方向和現狀。通過聆聽講座,特別是結合新冠疫情治療的案例,再一次凸顯了中醫的優勢,讓我們看到了中醫的未來。”臺下,52歲的大一新生唐斌激動不已。援藏退休后,他選擇研讀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中醫專業,并立志畢業后,將面向東南亞、歐美國家傳播中醫文化。

上醫治未病,健康科普做的也正是這樣的工作。

“孩子們的語言”

科普不僅有意義,還得有意思,這是專家委員們一路上的共識。

科普講座怎么講好呢?

記者觀察到,“科普萬里行”的一條重要經驗是,要把“高深”的科學知識講得淺、講得活,有時還得用上“孩子們的語言”。

這次“科普萬里行”給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主任營養師王宜帶來的感動與滿足是她始料未及的。

微信圖片_20231020112017

9月27日上午,王宜委員(右)在長沙市泰禹小學接受學生親自書寫的“科普萬里行”的書法作品。(田晶/攝)


作為營養師的王宜,搞科普已經不是頭一次了。用童謠的形式將中醫藥文化與營養學知識向中小學、幼兒園推廣,是王宜近幾年來全力以赴做的一件重要的事,線上線下的科普講座作了幾千場。

這次,王宜又帶著她的童謠來到湖南的益陽和長沙,為兩所學校的學生作“與‘食’俱進”的科普講座。

“我想知道怎么吃才能長高?”“我們湖南每天都吃辣椒對健康有影響嗎?”“我媽媽前幾天摔傷了腳,我想知道吃什么恢復得快?”……

孩子們帶著稚氣的問題迅速點燃了課堂的氣氛,一首首童謠也很快吸引了孩子們的興趣。講座剛結束,王宜就被孩子們包圍起來,拿著本子請她簽名的,問各種各樣問題的,甚至有的孩子抱住她不肯撒手……一種被需要的感覺讓王宜很受感動。

“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是有利于國民健康的大事,對我來說,要從實實在在的小事做起,先讓本草童謠上餐桌。”對王宜來說,“食醫合一”的飲食觀念,不僅僅是醫學科學的普及,也是文化與醫學的融合傳承,通過大力弘揚科學精神、科學家精神,可以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更讓王宜感動的是,她的這一理念在湖南得到了推廣。在長沙市泰禹小學,王宜又獲得了讓她倍感珍貴的頭銜,她被聘為該學校的“科學校長”。這也是湖南省科協、湖南省教育廳開展的“百名院士進校園,萬名科技工作者上講臺”活動的一項創新舉措。值得一提的是,王宜委員的講座同步在“科普湖南”公眾號直播,點擊量超過30萬人次。

科普,“普”的不僅是科學知識,更是科學意識。

講座后一位同學寫到,“王教授的講座不僅讓我們汲取了營養知識,也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親近生活。長輩說的理論持之有故,一個人的生命,時刻都難以與‘食’分離。”

在貴州省遵義市湄潭中學,一場給180多個大山里的孩子講授的“創新方法與生命科學”同樣精彩。

講課的正是文章開頭提到的歐陽宏偉委員。作為一個國際頂尖的干細胞和再生醫學專家,怎樣給大山里的孩子們科普,有著十幾年教育經驗的歐陽宏偉有著自己的理解:“高大上”的科學知識和科技成果,孩子們可能覺得離他們很遠,其實創新的方法離他們很近,“這是我們一輩子都需要的東西。”

微信圖片_20231020112023

9月28日上午,歐陽宏偉在給孩子們簽名,并寫下寄語。(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辦公室供圖)


怎么講“創新”?歐陽宏偉對孩子們說:“創新,就是無中生有。創新方法就像馬良的神筆一樣,有了神筆,想畫什么就畫什么。這是一種能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種能力。”

具體怎么做?歐陽宏偉用“孩子們的語言”講解自己的專業領域——生命科學。

“我是做人體零配件的。”歐陽宏偉用一句話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如何用神奇膠水修補破碎的心?年輕的血液可以逆轉衰老嗎?……歐陽宏偉用一個個“奇妙科技”,向孩子們講述了納米醫學、智慧人體、合成器官等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的創新故事。

1個小時的講課,孩子們聽得很認真,不時發出一聲聲“哇”“啊”。

聽完課有什么觸動?孩子們爭相回答:“我記住了軟骨油漆。”“如果人老了,有些‘工具’不好用,可以借助科技。”“老師,什么叫觸類旁通?”……對于生命科學、創新方法,孩子們開始了似懂非懂地“琢磨”。

“長大了想做什么?”

“我想做一個生命科學家!”聽到記者的提問,一個孩子眨眨眼,一字一句地說出了自己的志向。

他們聽懂了。

在安徽,工作人員也為全國政協委員、安徽大學副校長錢家盛捏著一把汗。

給孩子們講“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捕集及封存與利用”,這題目恐怕剛進入化學領域的高中生聽不懂、不感興趣。然而,校長就是校長,他風度翩翩地立于講臺,“嘮家常”般平易近人的風格和通俗易懂的語言,一下子拉近了和學生們的距離,將他們拽入了有趣的化學世界。

微信圖片_20231020112029

9月25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錢家盛在安徽省舒城縣桃溪中學作“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捕集及封存與利用”講座。(舒城縣政協供圖)


錢校長從最基礎的二氧化碳分子式講起,內容涵蓋了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用途,人們關心的“溫室效應”,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的最新技術以及我國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的主要途徑,等等。

講座內容豐富,卻很容易理解,錢家盛的“深入淺出”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個模塊又被分成了幾個小知識點,一目了然又條理清晰。”

最令人欣慰的是這場講座帶給孩子們的啟迪。

“化學的出現是人類自私的表現嗎?不!新能源汽車的出現大大減少了有效氣體的排放;太陽能發電的初衷是為了淘汰以前盛行的煤油發電機;核電能的全力發展,為了減少使用地球有限資源的量度……看吧,化學的用處很多。”桃溪中學的石小婉重新認識了化學,“‘二氧化碳的捕集與利用’向我們展現了化學中一項簡單的基本‘補救’,讓同學們理解了化學發展的意義。”

科普,不但“言傳”,也有“身教”。

在“村BA”發源地貴州省黔東南州臺江縣臺盤鄉中心小學,全國政協委員厲彥虎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脊柱與健康”的講座。

“坐著不動,9個小時就會圧壞椎間盤。特別是葛優癱、上吊勢、二郎腿等常見不良姿態會帶來‘椎間盤流淚’。” 

聽著聽著,同學們的腰板逐漸塌了下去;

聽著聽著,“唰”地一下,一個個又把腰板直了起來。

下課后,厲彥虎和校長交換了聯系方式,要給同學們留下一段拉伸操。

“謝謝老師!”孩子們追過來,大聲呼喊。

“脊梁”

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楊振寧、屠呦呦、鐘南山……每個時代,都有這個時代的民族脊梁。他們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長大了要當科學家!”

就在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長假,我們又欣喜地看到,博物館、科技館即使“超長待機”仍處處爆滿。“文博游”已成為新的熱門時尚,孩子們正是毋庸置疑的“主角”。

這一“熱潮”已持續了很長時間。

聽單位的老同事講,50多年前,靠著一本爸爸買來的《十萬個為什么》,他知道了飛機“為什么會飛”,在折出的紙飛機上“動了手腳”,他的飛機在班上飛得最遠,而全班也只有他走出了東北那個偏僻的小村莊。

今天的孩子們,早已不再滿足知道《十萬個為什么》的秘密了。在“哥德巴赫猜想”的氛圍中成長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量子物理學家潘建偉,給兩歲時的女兒講的故事就已經是“哥德巴赫猜想”了。

科普工作的更大意義正在于,把科學知識傳遞給更多勤勞聰明的中國人,勉勵青少年把志向同祖國和人民聯系在一起,挺起人生的脊梁,撐起未來的天空。

科普路上,人民政協從未缺席。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第43條就規定:“努力發展自然科學,以服務于工業、農業和國防的建設。獎勵科學的發現和發明,普及科學知識。”

青少年是中國的未來,更是科普的主要對象。

早在1978年的全國科學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培源就以中國科協代主席的身份在發言中反復強調,“要推動廣大青少年向科學進軍”“大力開展青少年的科學技術活動”“積極為青少年學習科學技術創造良好的條件,提供方便”……

激發青少年了解科學、熱愛科學的情懷,也是此次“科普萬里行”的重要目的。

在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諸佛庵中學,當“人體‘生命之河’的秘密”這幾個大字出現在屏幕上,全國政協委員、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吳德沛立刻將現場同學的興趣調動起來了。

微信圖片_20231020112036

9月25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吳德沛在安徽舒城縣人民醫院會診和教學查房。(舒城縣政協供圖)


從血液到底是什么,它的組成與功能,到人們對血液病的認識和治療,他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將學生們熟知的歷史人物和事件納入其中,以其豐富的專業知識帶領同學們重新認識了神秘的“生命之河”——“血液”。

一位學生聽后感慨,“那些晦澀難懂的知識,在他的講解下變成了通俗易懂的常識,那些枯燥無味的術語變得引人入勝了。”

這場一個多小時的精彩講座徹底征服了學生們的心,講座剛一結束,學生們便舉著筆記本一擁而上,將他團團圍住,索要簽名,有的還請他把名字簽在衣服上,一時間,熱鬧不亞于當紅流量明星的粉絲見面會現場。

反響如此熱烈,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吳德沛是誰?講座前問現場學生,知者寥寥,幾乎每個人都要拿出手機查詢。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印在紙面上的頭銜,通過一場講座,瞬間立體了起來:不愧為“科學大咖”!“科學進步重塑人類”,擲地有聲的話語,敲開了醫學興趣的大門。

走在校園里,吳德沛還在和助手復盤這兩天的科普講座,“談白血病是不是舉《血疑》這個例子太老了?”“嗯,現在的孩子都不知道,換成《藍色生死戀》可能好點”……

“在此之前,我對于生命健康與血液僅有一個十分籠統且膚淺的概念。”現場聆聽了講座后,舒城第一中學的王鎬在作文里寫下了這樣的文字,“他使我對生命健康的了解更進一步,更使我對血液學有了一個較為完善的了解,同時使我對生命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目的達到了。

在德陽市第三中學三格堂內,一場“半導體芯片及應用——無盡的前沿”的講座正在進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常凱正專注在吸引更多優秀的孩子們熱愛并投入半導體物理研究中來。

向歷史深處追溯,華夏文明之源燦若滿天星斗;向美好未來展望,科普的“星星之火”照亮民族復興之路。

在這個坐擁三星堆遺址的古蜀文明發源地,常凱將歷史與未來相連接,娓娓道來:“我們知道,在人類漫長的演化歷史中,材料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從石器時期、青銅器時期、鐵器時代、鋼鐵時代,到現在是硅基時代。”

對于常凱來說,開展科普工作早已是家常便飯。

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在常凱看來,臺下的千名師生中,如果能有十個人埋下了科研的“種子”,未來就不可估量。這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為了讓臺下的孩子們更輕松理解“半導體”,這個致力于中國半導體基礎物理研究的“理工男”化身“故事大王”,栩栩如生地講起了半導體在生活中的應用、仙童半導體公司的創業史、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前景……在圖文并茂的展示中,孩子們稚嫩的臉上浮現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也燃起了探索科技領域的熱情。

寫到這里,記者突然想到了兩個數字:12.93%、10億。

12. 93%是2022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較2015年提高了1倍多。

突破10億,這是2012年我國現代科技館體系啟動建設以來,服務線下公眾的總人次。

知識經濟時代,一個國家的創新水平越來越依賴于全民科學素質的普遍提高。數字的上揚,折射出我國科普能力的提升。

科普經費增長顯著,科普人員隊伍建設穩步向前,科普場館建設持續推進,尊重創新、崇尚科學的氛圍日漸濃厚……然而這樣的成績單還不足以沾沾自喜,科學素質總體水平偏低、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依然存在。

精準滴灌,厚積薄發,才能撐起科技強國的未來。

在德陽市第三中學,高一(3)班肖王震同學小跑到臺前,向常凱提出三連問:

“超導體和半導體的區別是什么?美國對我國的技術封鎖是否會重演美蘇太空競賽?作為一名文科生、一個普通人,我可以從哪些方面為我國科技發展作出貢獻?”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哺育孩子們心中科學的種子,用有溫度的科普守護澆灌枝芽,才有未來一棵棵的參天大樹。”孩子們不只是新時代的建設者,更是引領創新的弄潮兒。

講座結束后,被學生們里三層外三層包圍的常凱“受寵若驚”。一個沒有擠進去的男孩失落不已,老師鼓勵他:“沒關系,你可以立志成為這樣的科學家。”

惜別的時間到了。晴空下,綠樹邊,幾十名學生依依不舍,不肯離去,擁著常凱往門口走去。短短十幾米路,人堆緩緩地挪動著。突然有人喊了一聲,“要不大家合個影吧!”人群一陣躁動,隨即一擁而上,興奮得像鳥兒般“飛”過來,在校門口的臺階上“占”到最佳位置,把常凱圍在中間。

“三、二、一,茄子!”記者按下相機的快門,“咔嚓,咔嚓”,笑容定格!抬頭看,身后數米高泛黃的墻上,書寫著“脊梁”兩個大字,定睛一看,中間學校的校徽也正是個藝術化的“脊”字。

走出校園,驀然回首,但見:藍天下,微風起,綠茵動,唯有“脊梁”,屹立時空,分外嬌艷。

微信圖片_20231020112042

9月27日下午,四川德陽,全國政協常委常凱(二排左六)在科普講座結束后與同學們合影。(郭淼/攝)


(作者:本刊報道組  成員:趙瑜 孫蕓輝 馬欣 郭淼)

編輯:付振強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级a一片久久免费 | 亚洲AV福利天堂在线观看 | 婷婷综合中文字幕亚洲 |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在线电影播放天堂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