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統戰新語
推進新時代民建參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民建文化是民建的參政黨建設文化,貫穿民建自身建設全過程,是民建的精神文化積淀、創新、建設和發展的結晶。民建對參政黨文化自強的貢獻,就是要立足自身實際和其密切聯系經濟界的特色優勢,突出自己的特色,走中國特色的參政黨文化發展道路,讓民建文化更具定力影響力、活力創造力、實力凝聚力,為建設具有強大感召力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文化作出民建應有貢獻。
構建民建文化是新時代推進民建參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習近平文化思想指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民建文化蘊涵著民主建會的精神,是伴隨著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產生和發展而逐漸形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激勵民建組織永續發展的生命基因。但其在建設中存在著政治意識相較薄弱、簡單化傾向和趨同問題突出、載體和手段缺乏等問題。習近平文化思想明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也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參政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在這一新的歷史條件下,民建作為發揮密切聯系經濟界特色優勢的參政黨,必須面對新時代多黨合作的更高要求,與時俱進傳承和弘揚好民建傳統精神文化,全面構建新時代民建文化,以文化賦能民建的自身建設,積極履職盡責,續寫多黨合作新篇章。這對于新時代民建凝聚廣大成員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充分發揮民建密切聯系經濟界的優勢特色、全方位提升民建參政議政水平、推進民建高素質參政黨建設意義重大,對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意義深遠,是新時代推進民建參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構建民建文化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致力于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的選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民建在長期實踐和不斷成長中逐步認識并自覺接受的政治理念,是民建事業得以不斷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新時代民建文化構建的本質要求。基于多黨合作的共同理想和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礎,構建民建文化就是要在傳承和弘揚民建歷史精神文化之上,創新發展有特色、有價值、有生命力的參政文化,必然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以新時代民建精神文化滋養全體民建成員合作初心,持續深化“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成果應用,更加堅定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始終保持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攜手前進,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強大偉力賦能民建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集智聚力、激發斗志,與中國共產黨人一道共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偉業中彰顯民建新形象。
以自身建設為主線是民建文化走進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的永恒主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支持民主黨派加強思想、組織、制度特別是領導班子建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決自身問題能力。這既是新時代對中國共產黨支持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提出的要求,也是對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提出的要求。民建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以自身建設為主線,堅持自我教育的優良傳統,堅守愛國為民、聽黨話、跟黨走的初心,密切聯系經濟界,倡導“民主、團結、創新、奉獻”的建會精神。走進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民建自身建設更要努力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圍繞經濟界參政黨性質定位,與時俱進加強民建文化建設,堅持不斷提高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與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積極踐行“四新”“三好”要求;堅持民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性質,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凝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共識,自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把加強自身建設作為民建文化建設的永恒主題,常態化激勵全體民建成員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勝利、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與力量,不斷續寫經濟界參政事業新篇章。
堅持“兩個結合”是新時代高水平推進民建文化構建的根本遵循。習近平文化思想提出“兩個結合”特別指出要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這一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認識是我們繼續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的根本遵循。民建的成長與發展孕育了獨特的經濟界參政文化,從教育救國、實業救國、民主救國思想到職教興企、實業報國精神,從愛國為民的家國情懷到“愛國、愛黨、愛會、愛學”的“四愛”精神,再到“愛國、民主、建設、團結、創新、奉獻”的新時代建會精神。民建文化的構建必須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以黨為師,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把民建精神文化的歷史積淀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發揚民建作為經濟界參政的特色優勢,結合“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的具體實際和民建中央“新時代新征程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專題調研的基層實情,不斷夯實民建參政文化理論根基,樹牢民建會員正確的政治信念、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把“與黨同心、愛國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品格與高尚情操,作為民建自身建設與創新發展的文化基因,以經濟界獨特的參政文化賦能民建成員的傳承與弘揚、實踐與創新、成長與發展,更好凝聚思想共識,筑牢中國道路的同心根基、鞏固中華文化的主體性、拓展參政理論的創新空間,推進新時代民建參政黨文化建設邁上新征程、彰顯新作為。
全面構建民建文化是推進民建參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高質量推進民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事業新發展,必須要以文化思想建設為核心,必須不斷強化和完善民建的參政界別優勢。這必然要求民建做好自身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圍繞新的文化使命,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大力傳承和弘揚民建精神文化與價值理念,培育民建文化的骨干力量,營造民建文化的濃厚氛圍,打造民建的建設文化的響亮品牌和組織平臺,為高質量參政議政聚眾力、育新人、展形象,全面構建新時代民建文化勢在必行。新時代民建文化建設,就必須要深入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不忘民建先賢“民主建設、為國分憂、為民請命”之初心,弘揚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的優良傳統,傳承“四愛”精神、開拓創新敢為人先的企業家精神、甘于奉獻不懈奮斗的干事創業精神,認真研究會的歷史經驗、建設文化和履職規律,加強民建文化培育和民建精神文明創建,鑄就民建全員共識的意識形態、組織心理、制度規范、行為作風和經濟界特色優勢的文化風貌,更好發揮民建文化對于新時代民建全會發揮經濟界參政黨應具有的方向性、引領性作用,使民建永葆蓬勃的生命力;必須要以民建文化啟迪智慧、淬煉初心、滋養會風,全面提升民建文化的影響力、創造力、凝聚力和感染力,充分彰顯經濟界參政黨的時代風骨,讓民建文化之光激勵民建成員不斷提高“五種能力”,更好凝聚會內外智慧與力量,高質量推進新時代民建參政事業新發展。(作者系民建中央理論研究委員會副主任,民建山西省委理論研究委員會主任)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