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杭州第19屆亞運會>亞運大家談
亞洲體育格局的變與不變
——杭州亞運會賽事回眸
新華社杭州10月8日電 題:亞洲體育格局的變與不變——杭州亞運會賽事回眸
新華社記者王恒志 夏亮 岳冉冉
跳水館再現“十全十美”,延續包攬亞運金牌的傳統;射擊場上席卷16金,刷新3項世界紀錄;游泳館內“集團沖鋒”,盡顯競技水平高度和人才儲備厚度……
杭州亞運會上,盡銳出征的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201金111銀71銅共383枚獎牌,取得亞運會參賽歷史最好成績。連續第11次蟬聯亞運會金牌榜榜首的同時,中國隊還3次打破世界紀錄、18次打破亞洲紀錄、74次打破亞運會紀錄。
回眸從秋分到寒露這短短16天賽事,在亞洲一家獨大的中國隊,取得“結構性”進步的同時,也有部分金牌成色不足、三大球整體低迷的隱憂。亞洲體壇格局同樣在發生變化,中日韓三強之外,印度正在崛起。
游泳、射擊變身“穩定盤”
如果要選出中國代表團在杭州亞運會上最搶眼的項目,游泳與射擊可能難分伯仲。
金牌榜上,奪得至少3金的中國游泳隊員多達8人,而中國游泳隊也斬獲28金21銀9銅的亞運最佳戰績,本屆賽會最具價值運動員被游泳隊的張雨霏和覃海洋分享,中國游泳隊已有獨步亞洲的實力;中國射擊隊則在15個射擊奧運項目上拿到10金5銀2銅,打破3項世界紀錄,更令人驚喜的是飛碟項目打出歷史最好成績,還刷新女子多向飛碟團體世界紀錄。
基礎大項游泳穩步提升,偶然性強的射擊持續穩定“輸出”,中國軍團優勢項目“結構”或將有所改變。在巴黎,18歲的盛李豪和17歲的黃雨婷將在十米氣步槍混合團體項目為中國隊沖擊首金;中國游泳隊若能持續保持上升勢頭,甚至有沖擊奧運參賽歷史最佳戰績的可能。
優勢軍團保住“基本盤”
中國跳水隊又一次毫無懸念地包攬亞運會全部金牌,中國乒乓球隊奪得7金中的6金。作為中國隊在國際大賽最穩定的奪金點,這兩大“基本盤”未來在奧運賽場也將繼續追求“包攬”。
羽毛球、體操、舉重也是中國隊傳統優勢項目,都有過在奧運賽場極為輝煌的歷史。杭州亞運會上,張博恒成為新規則下第一個在男子體操個人全能項目上突破89分的選手,李詩灃與石宇奇淘汰一眾頂尖高手、成功會師羽毛球男單決賽,都是在金牌之外的最大收獲。這意味著站在奧運賽場上,他們同樣競爭力十足。
舉重項目在杭州遭遇朝鮮女隊的強力沖擊,給備戰巴黎奧運會敲響了警鐘。
部分金牌成色還需“驗一驗”
對中國隊來說,相比金牌數量,更重要的是金牌成色。亞運會向來被看作奧運會前的“中考”,本屆亞運會距離巴黎奧運會僅有不到一年時間,成色尤為重要。
中國田徑隊此次成績不錯,但19枚金牌的奪金成績拿到世界大賽上,真正具備奧運沖金實力的并不太多。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網球、馬術等項目上。而擊劍、跆拳道、拳擊等出現“止跌回升”勢頭的潛優勢項目,目前看也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才能增強在國際賽場的競爭力。
全主力出戰的男籃、女足均不敵對手的“二隊”無緣決賽,令中國女籃和女排的勝利也蒙上了陰影。即使在亞洲層面,目前三大球除女籃、女排外,皆難言頂級水平。極端情況下,甚至不排除巴黎奧運會上出現僅有女籃、女排參賽的一幕。
亞洲體育版圖出現“挑戰者”
從杭州亞運會來看,中國遙遙領先、日韓爭奪次席的整體局面未變。獎牌榜上日本與韓國競爭激烈,仍享受“奧運紅利”的日本隊在金牌數上領先10枚,但兩家獎牌數相差無幾。倒是印度隊在諸多項目上取得突破,奪得28金的同時,還成為除中日韓外唯一獎牌數達到三位數的代表團,不僅未來在亞運會有沖擊韓日的可能,在巴黎也將與中國隊在射擊等項目上直接“對話”。
亞運會是檢驗整個亞洲競技水平的舞臺,本屆亞運會有13項世界紀錄在射擊場和舉重臺上被改寫,跳水、乒乓球、羽毛球、霹靂舞、攀巖等項目的比賽也都是世界頂級水平的較量。而亞運會紀錄被刷新多達170次,足見亞洲整體競技水平在持續提升。
越來越“亞洲”的亞運會,設置卡巴迪、武術、藤球等9個具有鮮明地區特色的非奧項目,也增加了更多代表團站上領獎臺的可能。本屆亞運會亞奧理事會45個成員全部報名,最終有41個代表團的選手登上領獎臺,這是亞運會歷史上第一次有超過40個代表團獲得獎牌。
編輯:賈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