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杭州第19屆亞運會>亞運搶“鮮”看
手相牽感受“藤之力”——藤球賽場閃耀團結之光
新華社杭州9月25日電 (記者 吳帥帥)迅捷靈動的扣殺、奮不顧身的攔網、騰空而起的倒鉤……在杭州亞運會藤球賽場,選手們高超的球技不時引起觀眾們的驚呼。而每個精彩回合后,一個細節引起了記者的關注,無論得分或是失誤,雙方參賽運動員都會在場地兩側,不約而同地圍成一圈,將隊友的雙手牽起,彼此吶喊鼓勁。
實際上,回合制的體育項目,隊員們在每回合結束后也會聚攏在一起相互鼓勵,比如排球賽事;但像藤球比賽一樣,每個回合隊友們都會彼此手牽手,擺動吶喊的場景卻并不多見。
藤球起源于東南亞,是極具亞洲特色的運動項目,由藤條編成的黃色空心圓球在賽場內來回翻飛,觀賞性很強。自1990年北京亞運會起,藤球被列入正式比賽項目。
賽場外,藤本植物也很有亞洲特色,藤條被廣泛應用于亞洲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藤編器皿、家具,看似細軟的藤條甚至還能制成堅硬的甲胄、盾牌。
柔軟的藤條之所以能夠制成牢固的器物,秘訣就在于緊密編織和纏繞,似乎在某種層面上也暗合了藤球比賽的一些特點。
藤球對隊員間的配合默契度要求極高,比如發球就需要兩人配合完成,傳球手拋球的位置、高度直接決定了發球質量;又比如隊友們要把球傳到攻球手進攻最合適的位置,好的機會往往只在電光石火一瞬間。
也正因如此,隊員們彼此緊握雙手成了藤球賽場的另一道風景。柔韌性極好的藤球運動員,用緊密牽起的雙手,讓團隊更加強大,也讓藤球賽場閃耀更多的團隊協作之光。
編輯:李敏杰